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delies
上面小弟沒說清楚,小弟的意思是,modem 本身的傳遞的「資料」為數位資料,經調變後傳輸,在接收端解調變後,還原回原始的資料。
以 modem 的這個應用,「並非」直接將原始的數位訊號經過 DA 之後傳輸,以通訊的載波方式來看 AD/DA,與 D-sub 比較,個人認為不妥,而且通訊應用一定有加入偵錯甚機制,但 D-sub 無,這樣對於不懂的網友會產生誤解。
基本上,以一個連續的聲波,要經過 DA 與 AD 還 100% 無失真,不如直接以數位訊號傳輸,一個 DA 最大的問題便是會產生「量化誤差」,而 DA 回來也有很多發生誤差的類型。對於 LCD 來說狀況相仿,以 DVI 的數位傳輸來看,是個不錯的方式,當然或許 D-sub 與 DVI 兩者在某些環境下達到的狀況相同,按照科學的方式描述,不會說 DVI 是廢柴,而會以「DVI 不錯,但 D-sub 在 XXX 解析度以內可以達到 DVI 的水準」,也比較不會有因為不同角度看到狀況不一而產生爭執與辯解。
|
我本來就強調"d-sub在1024*768 60HZ 低頻寬情況下不會比dvi差太多",就有人一口咬定我說"D-sub比dvi好",
另外"一個 DA 最大的問題便是會產生量化誤差"就我以前學的,應該AD才有量化誤差吧,DA純粹是照時脈將強度產生出來而已吧,還是我記錯了
我的記憶中若D->A->D會發生問題大概是不出
1.兩邊時脈基準不同
2.中途被導入雜訊
to MS123
另外我從沒有說調變是ADC,您才是讓我驚奇了,但調變的確是數位信號轉類比信號沒錯,而且我有強調的這用來和d-sub比是不太恰當,這種兩公尺左右的東西還用不到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