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GeorgeKK
第一,面對將來的國際化,學習外語,甚至第二外語都是有必要的。
第二,轉述中央大學校長的說法,根據國外的語文專家研究,人類學習語文的能力在一、二歲為最強,就像海綿吸水一般,同時學二至三種都是沒有問題的,這樣會一直持續到十一歲左右。
另外,我本身也是贊成小一即進行雙語教學,想想看,將來小孩子成長還是在國內,還怕母語學不好嗎?而從小奠基的英語能力就是他長大後的最有用的資產。而且現在大學生英語能力低落,孰優敦劣一比即知。
|
不好意思針對你回一下話
1.國際化的部分,我個人認為並不是學英文的主力....君不見...菲律賓,雖然美語很好,那又如何呢?要國際化,個人認為,應該是加強孩子對事務的認知能力和分析能力,語言我個人認為只是工具.......至於學與不學我覺得市在培養孩子接觸夠多的新知後,再來判斷也不會太晚...
2.同時學幾種語言我是不了解啥好啥壞,我這邊岔開一各話題,成長在國內,卻連基本的中文應對都不良,小時後的說話方式,在長大後要改變是很困難的,那造成小孩與他人溝通困難時,父母有替小孩思考過嗎?父母能多陪小孩這點我想先能做到,其他要啥國際觀要啥上進,自然有時間慢慢講,不然,父母自己也跟著學英文,或許該強制生小孩學英文算了.....
小時後奠定基礎,我覺得這是在滿足父母的心態,不知道國語和英文哪各常用....
大學生語言能力低落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我個人認為,質與量是成反比的.....
以上為我個人家教8年所見的一點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