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isa Hsu
*停權中*
 
Lisa Hsu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縣
文章: 1,455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lucses
...可是在消費者觀念與企業理念上
一個[品牌]維持也是要成本的
當我們除了看LOGO外 也開始看產地的時候
這件事實就成立了

所以 當有人說產地問題的時候
我只能跟他們講 用的爽最重要了

MIC MIT MIJ MIM MIS 有差別嗎?

見仁見智囉

PS 在我看來 入手成本與維持成本及效能最重要 其他都是小事情

其實這個議題,應該是零售商人吵出來的。待過製造業,都知道產品是品牌廠商負責維護品質,前面講一堆大陸廠亂象,只不過騙外行,實際上MIC MIT MIJ MIM MIS 都沒差。

但站在經銷商這裡,商品品質都差不多,不過客人對品質無啥概念,很容易被牽著鼻子走;有的客人是荷包很厚的凱子,有的客人頗為窮酸。要怎樣一魚多吃,賺最多利潤呢!答案就是產地,這樣同樣品質的貨物,可以賺凱子多一點,窮酸的錢雖少賺點,但也不至於賺不到;窮酸昇級至凱子時,還可再多賺一次。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PCDVD影片區。前陣子進口片商活躍時,一天到晚有人自己打自己巴掌,天天罵台版片全是爛貨,台灣人連簡單DVD都壓不好,就算完全同樣規格,一定要買美版、日版,甚至港版、韓版。待政府與美簽不平等條約,這些商人不能賣進口片後,「台灣人賤貨論」突然就消失了。當然還是有些明顯規格不同者,被提出來說應買進口版,但這種批評本來就很合理,不含種族歧視。

民眾真的是買過不同產地同樣商品,然後自發性有產地論嗎?我非常懷疑。
 
舊 2003-08-22, 07:38 PM #10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sa Hsu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