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野口隆史
謝謝 Shade 兄,這篇對我的幫助很大!!
|
不客氣,能上忙我也很高興
不過這些資訊有點舊了,和現在的情況有些差距...
XviD 已經有 Trellis quantization 了,在 Koepi 版本的 Debug 設定底下。
同時 VHQ 2~4 已經不會降低 PSNR,現在的 VHQ 只會提昇 PSNR,VHQ 越高,PSNR 越高,同時檔案越小,壓縮時間越久。
比畫質的話,現在的 XviD 在中低流量,恐怕不是 DivX Pro 的最新測試版 Kaukura 的對手,Kaukura 很強,非常強。
只是 Kaukura 的壓縮時間大約是 XviD 功能全開的兩倍。
高流量的時候,兩個 codec 表現差距不大,不過能善用 XviD 的人可以做出目前 MPEG-4 的最高畫質。
XviD 開發中的 dev-api-4 的畫質更進一層樓,中低流量和 Kaukura 互有勝負(其實是必勝,只是 Doom9 上那位做測試的人不知道 XviD 的殺手利器,沒有辦法發揮 XviD 的最大效能),高流量,應該沒有對手。
RV9 我沒有測過,但是據人測試低流量 RV9 最強,其次是 WMV3 = Windows Media 9。
中間流量 Kaukura <> XviD。
高流量,WMV3 把 post-processing 強制關閉(改 registry),細節保留比 Kaukura 還多。
但是仍在 XviD 之下。
那些說 WMV3 在高流量有最高畫質的人一定沒看過 XviD 可以做到什麼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