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strong
電影除了科技帶來的技術革新之外, 最吸引人的還是核心的故事內容!!
我並不了解迪士尼和皮克斯如何電影分工, 如果, 皮克斯賴以生存的只是科技技術, 缺乏編劇團隊以及好的劇本 就想琵琶別抱, 最後的結局可能又是過度膨脹之後的衰敗!!
因為, 迪士尼經歷過數十年的大風大雨, 她們擁有吸引全球目光的核心競爭力 - 豐富的故事題材, 我想, 就算是兩者分家之後, 迪士尼還是可以找到第二家不錯的動畫公司合作, 當然, 最好的組合就是現況的合作模式, 對雙方都有利!!
|
引用2001年九月號首映雜誌的3-D vs. 2-D動畫專題報導,
迪士尼的chairman & CEO Michael Eisner說過的話:
"John Lasseter (Pixar的第二號人物) and his team would be successful in any dimension.
Techonology is not the driving force. Talent is."
Pixar之所以會這麼成功,
並非如你所說的──只單單倚靠技術生存而已,
他們最重要的資產就是一群創意無限的工作團隊,
(這一點在【怪獸電力公司】DVD的bonus materials裡面Lasseter就重複講過好多遍了......)
這是他們最感驕傲的,
也是現在迪士尼所望塵莫及的。
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話,
去把從【玩具總動員】一路到【海底總動員】的credits翻出來看,
幾乎沒有一部Pixar的3-D動畫是靠迪士尼那邊的編劇寫成的,
要嘛不是John Lasseter或是Andrew Stanton身兼導演與編劇,
就是Pixar親自請來編劇把他們安頓在靠近Pixar大本營的舊金山幫他們想點子。
(可能在2006年上映的齧齒動物歷險動畫就是如此)
另外,附帶提一點,
為什麼【玩具總動員】與【怪獸電力公司】遲遲沒有第三與第二集的消息?
那是因為Pixar堅持他們非得找到值得繼續拍下去的好故事題材才會有動作。
過去迪士尼是Pixar動畫製作時提供經費的來源,
現在憑著Pixar自己的財力他們已經可以獨立製作、獨立發行,
問題就在於他們儘管可以不用迪士尼的製作經費,
卻不能沒有迪士尼深入各個角落的包裝手法、行銷手段、以及發行通路,
過去是如此、現在是如此、不久的未來──很抱歉──也是如此。
現在猶疑不定的人是Steve Jobs,
但是John Lasseter卻幾乎沒有表達過要與迪士尼分家的意願,
為什麼?
原因不僅僅是他與迪士尼的Michael Eisner關係密切,
Eisner說過:
"John already has some Disney blood in him; hopefully, we can find a way to inject some of it into Steve."
最後,最壞的情況是:Pixar真的與別家製片廠簽約,
不過他們打著其他製片廠旗號發行的動畫最快也要等到2006年11月以後才看得到,
(2004年的【超人特攻隊(The Incredibles)】與2005年的【Cars】都還是由迪士尼發行)
沒辦法,Pixar當初與迪士尼簽下的合約就是這樣規定的,
還有,如果Pixar不再跟迪士尼合作,
你永遠看不到【玩具總動員3】,
就這樣。
Peace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