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PromLin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納西色斯湖畔
文章: 6,987
討論片子....討論片子....還是討論片子比較重要............

找到了一篇[末路小狂花](港譯: 孩子要回家)(Rabbit-Proof Fence, 2002)的詳細介紹..........
(資料來源: http://entertainment.hongkong.com/c...e&movie_id=3885)

劇 情 簡 介

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案」給予澳洲內政及外交自主權,澳洲從此成為英聯邦獨立國。

澳洲西部首席原居民保護官A.O.李維,在一個午餐聚會中,向柏斯女性服務協會發表其研究了十年的「同化政策」,一項將1880年實施的「白澳政策」變本加厲的苛政,主張社會同化,否決澳洲原居土著的公民權,且限制他們生活在保護區內,甚至不容許土著與純種土著的結婚,力求原居民人口衰減。

此倡議獲澳洲政府支持,立例授命執法部門拆散原居民家庭,強行搶奪原居土著兒童,且由當地天主教會協助,放置他們在集中教育營內,灌輸白人文化,以「迎接美好白人社會新生命」為口號,加以訓練成白人奴隸,女生長大後就當家庭傭人,男生則為勞動農民,而這一代兒童,稱為「被竊走的一代」(The Stolen Generation)。

三個精靈活潑的土著兒童,摩莉(14歲)與妹妹黛絲(8歲)及表妹雅兒 (10歲),本在織加隆(Jigalong)保護區與媽媽、婆婆過著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可是,一天她們被西部騎警以暴力強行擄走,拐帶到距離家鄉千里外的魔亞河(Moore River)培訓營,接受白種人教育。個性倔強的摩莉不甘就範,趁一次大好良機,帶領妹妹及表妹逃之夭夭,決定重返家園。

正當她們迷茫如何回家時,摩莉想起家鄉附近一道由北面伸展至南方的「防兔欄」(Rabbit-proof fence),她深信只要沿著「防兔欄」步行,最終必可回到母親懷抱裡。三名弱質纖纖的小女童,赤足展開長達1500公里的逃走旅程。千里路上,饑寒交逼,且後有追兵,縱使路途荊棘,但憑著堅毅意志,終於回家。

賣 點︰感人天空下,發光發熱,一段既美妙又鼓舞人心的旅程,震撼力直達心靈。

獎 項︰

倫敦電影評論學會最佳導演
澳洲電影評論學會頒發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
澳洲電影學會頒發最佳電影、最佳配樂及最佳音效
全年十大電影之一
官 方 網 站︰http://www.rabbitprooffence.com.au/


劇照......





__________________
在封閉的空間打開一扇仰望藍天的窗.

我的部落格: PromLin的非主流部落
舊 2003-08-11, 06:55 PM #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romLi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