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ular Member
|
說實在的 我並不清楚廠裡面所謂維修的流程 及花費
但以我送修經驗 我修過一片盤英的 8RDA 北橋,
因為是人損所以北橋及一些電容還有那顆許多人拿來改電壓動手術的晶片都全部換新
但全部盤英才收我 600元...........難道是磐英在台灣,創新在新加坡????
我的想法是 : 的確廠商要付除了晶片本身的材料費外, 還有倉儲管理
運送費用, 人工修理花費, 但是 以上的花費並不會因我這塊卡而多多少吧???
舉例來說 :如果我的卡要送到原產地修理, 那這塊卡也許能跟著其他的物流
到達原產地而用不著特地花一筆快遞費用送到原產地工廠,送回來時也可跟著
其他的產品送到台灣來,如此一來 運送費用就比單一卡送快遞要減少了許多...
人工也是同樣的道理,創新可以依據產品在當地(或是當"國")的損壞率來養工程師
當地一切有問題的產品由工程師修好.....一個工程師也不是一個月才修一兩件產品
養一個工程師 和養一堆客服人員哪一個比較划算???
前面有網友提到,一顆電容的維修要念五年書才能完成,但一個念了五年書的工程師
也不是全部的工作,只修一顆電容啊!! 我的意思是說養一個十萬月新的工程師能做的是很多,能壓榨的東西也應該不少吧......再不然同一地區(如台灣全島)所有有問題的音效卡都交由一至二位工程師修....公司付出的成本和現行制度下公司對於損壞品(包括過保或未過保)處理所付出的成本孰低孰高?????
不好意思 我不是業界的人 也無法憑空想像,物流中的成本計算等複雜問題....
但許多顯卡能做到三年保固維修,主機板的維修費用也低很多,有的硬碟也做三年保固
為何 在"創新音效卡"一家獨大的音效卡市場...創新無法做到???
也許物流成本,人工工資的計算十分複雜 但難道只有創新複雜
其他的公司就簡單了??? 這又是為什麼呢???
如同前面有大大說的 些微提高產品單價,以增加保固期限並分攤保固所需的成本
才是所有消費者的最大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