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 Member
|
很抱歉我實地使用dsub to BNC線也只是這幾個月的事情,雖然從一年前就很有興趣,但一直沒機會使用EIZO V30,所以無法提供使用心得。如果有網友願意借我兩三天,我倒是很願意測試看看。
另外我對ups大賣的canare製dsub to BNC線也一直很有興趣。canare製的75歐姆BNC接頭世界聞名,canopus BB75以及Bettercables的線接採用這個接頭,而canare製的線根據照片也是採用同樣的接頭,價錢比EIZO V30大約再貴五百元,要不是因為我沒有那麼多顆螢幕好接,否則真想買來用用看。
根據從賣我線材的人那得到的情報,Bettercables的線可以找台北光華現代生活廣場地下室左手邊走到底右轉一家用canopus SP7400+Type-B+BB75來接EIZO T965-BK的店問問看。
要用BNC線首先螢幕與顯示卡的品質要夠,且解析度至少要開到1280*960 85Hz,而到1600*1200 85Hz改善才會夠明顯,否則低解析度下每次裝線拆線那幾十秒的時間差常常會讓人看不出來清晰度有什麼改變,除非是直接拿兩台電腦接同樣的顯示卡用螢幕切換輸入,或是用200NVS這類雙輸出品質又好又穩定的卡來比才容易分辨。而就CP而言,一條四五百的SpaceShuttle製BNC線仍然是最實惠的。
螢幕跟音響一樣,前端器材(顯示卡)一定要夠好,後端器材(螢幕)才有辦法發揮。而訊號線是用來減少失真讓器材能展現實力的,扣除本身品質就太爛的線,想要單靠換線得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一定是建立在前後端器材品質都夠好的基礎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