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碟陣列是由2個以上的硬碟,模擬一個邏輯硬碟出現在系統中;使用磁碟陣列控制
器以達成其存在,利用不同陣列形式,模擬各種層級。一般最常提到及應用的RAID
層級分為0、1、0+1、3及5。另外還有一些極少用到的RAID 4及RAID 6
RAID 0:Striping/Span (切分/延展)
RAID 1:Mirroring (磁碟鏡射)
RAID 0+1:Mirror + Striping (磁碟鏡射+切分/延展)
RAID 3:Parallel with Parity (平行同位元檢查)
RAID 5:Striping with Rotating Parity (切分/延展+輪轉同位元)
RAID 0:Striping/Span (切分/延展)
RAID 0 :它是將資料儲存在2個以上的硬碟機,其將全部磁碟機的儲存容量合併,
藉由將資料切分到全部的磁碟機上,進行平行讀寫,而達到提高效能增加容量。但是
缺點是完全沒有容錯能力,只要有一個磁碟故障,就會導致陣列磁碟的所有資料,毀
於一旦無法挽回。
RAID 1:Mirroring (磁碟鏡射)
RAID 1,必須由2個以上的硬碟所組成,由磁碟陣列(RAID)來控制,將資料同時寫
入第1個與第2個硬碟,其2組硬碟上的資料完全相同,也就是其中一個硬碟是用來作
備份用途;當其中有一個硬碟故障時,系統照常運作正常。RAID 1是所有RAID階
層上,經濟效益最好,效能很高,極佳的資料安全性。是所有階層中使用最多最廣最
符合當初RAID設計概念的一種。唯一小缺點是,其陣列磁碟容量是全部硬碟容量的
一半。
RAID 0+1:Mirror + Striping (磁碟鏡射+切分/延展)
RAID 0+1,是結合了RAID 0與1兩種模式,這個階層須具備4個或以上的雙數硬碟
所組成。這個模式是由2個硬碟遵守RAID 0規範,設定成一組,再由每組間遵循
RAID 1的規範,使RAID 0+1擁有容錯力及整體讀寫速度與資料安全性。不過,缺
點是成本很高。
RAID 3:Parallel with Parity (平行同位元檢查)
RAID 3,最少須3個硬碟或以上,這個階層的磁碟陣列具備了同位元高階智慧型演
算法,利用一個硬碟來儲存其運算出來的同位元值的資料。當陣列磁碟中有一個硬碟
發生故障時(當然不能是同位元碟),只要換上新硬碟後,磁碟陣列控制器就能利用同
位元碟的資料,重新演算得到其舊有資料並回寫建立。因為其同位元檢查資料是將資
料切割成數個區段,利用XOR演算法計算出同位元資料;而其區段以Bytes計算時,
稱為RAID 3,如果是以Block計算時,就稱為RAID 4。所以RAID 3在整體讀寫效
能會較慢較差,但在成本上會比RAID 0+1還省一點。
RAID 5:Striping with Rotating Parity (切分/延展+輪轉同位元)
RAID 5,最少須3個硬碟,其工作原理與RAID 3相似,主要差別是其同位元資料沒
有固定在同個硬碟,是以輪流方式儲存在每個硬碟上,故稱輪轉同位元。當磁碟陣列
控制器利用XOR演算出同位元檢查資料後,會隨著資料分別寫入各台硬碟上,因此
整體讀寫效能比RAID 3要好一些,當然比RAID 0要差。不過在大型資料處理時,
需同時讀寫多個硬碟,而同位元檢查是由磁碟陣列控制器的XOR邏輯所控制的,所
以資料處理越大越多時,一定會有所遺失,但這個階層的RAID還是可以提供很高的
容錯能力。
上述如有錯還請各位前輩指正~~^^
不好意思..我只用過RAID 0 ...Maxtor*2和Segate*2..
個人覺得效能確實不怎麼樣 ...
既然你很懂..也請你提供應該要用哪幾種硬碟牌子跟晶片組..才可以達到所謂ㄉ效能
不要只隨便回個"要組raid 0請用對硬碟牌子跟晶片組".....還要來教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