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Member
|
推理情節轉進圖書館,也就是反動份子的秘密基地。音樂又該死地誇張,應該考慮判Klaus Badelt死刑。即使這些沒有品味的安排出自導演的指示,他至少應該抵抗。電影裡頭看不出來有抵抗的痕跡,從頭到尾都是厚顏無恥的賣弄情緒。
被浪費的William Fichtner,演出的反抗軍首領一角幾乎沒有什麼戲份。不過他有一句非常誘人的台詞,也是全片最有可能變得複雜的地方。他對Christian Bale說:「你左邊口袋裡的紅緞帶有她的香味。」這是個神來之筆,讓所有人的大腦就這樣突然被轟炸得頭暈腦漲。因為它暗示了Emily Watson跟一大群人之間的曖昧。除了Christian Bale對她的愛慕,還有照片中她和Sean Bean的相好,然後連反抗軍首領William Fichtner也非常曖昧地熟悉她的香味。這裡,我們必須非常用力才得以撿回被導演搞砸了的有趣設計—Emily Watson形同一個宿命般躲不過的蛇蠍美女,影響著每一個找到自己感覺的男子。這些人通通以某種方式進行自己的愛慕,於是這位脆弱的宿命女神成了反抗運動背後的神秘力量。打個比方,類似鐵面特警隊中金貝辛格的形象,或許換成金貝辛格來演這個角色又會進入另外一個截然不同的層次。可惜!
Christian Bale向前衝.............Christian Bale接著被逮。這也是說故事技巧的瑕疵,你如果要醞釀一個動作,你就算要那個動作失敗、無法完成,你至少也做到某種程度讓觀眾意識到他正在做某個動作。Christian Bale向前衝.............Christian Bale接著被逮,這樣的剪接只會讓觀眾還沒跟上前一個動作就被丟入下一個動作,完全失去故事推演的邏輯感。他可以在任何一刻被逮,那麼被逮之前的狂奔就可以乾脆省略。
我盡量不去挑剔Christian Bale或是Taye Diggs的乏味演出,因為至少可以解釋他們是為劇情需要而故作死板。但我一定要取地笑的是飾演副議長一角的演員:沒有個人魅力、完全不適任精神領袖一事我就算了,但在接下來的重要懸疑轉折(他對Christian Bale發脾氣一段),他那彆腳的表演真的叫人不敢領教。誇張的情緒是表演之中最簡單好作的,如果連這個生氣的戲都作不好,他還是個演員嗎?另外,這一段令人混淆的情節轉折也非常欠缺說服力,原意大概是製造個假衝突,讓觀眾緊張一下,但彆腳的導演跟演員讓情緒混淆、氣氛不明,完全失去轉折的力道。
Christian Bale開始拒絕用藥。問題還是一樣,那他之前都有乖乖用嗎?那為什麼他還是會覺醒?藥沒用嗎?還是體質關係?他一直都有感覺?或者他從什麼時候有感覺?那他突然產生感覺的原因為何?這些問題的答案繼續混亂。Emily Watson發現他停用藥物,非常驚訝地說:天啊!那你打算怎麼辦?Christian Bale回答我不知道。Kurt Wimmer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怪怪!這些傢伙是怎麼一回事,Emily Watson的戲份總是無足輕重。她得罪誰了嗎?)
面對一片混亂的故事,編劇/導演使出一個沒有上下文的半路絕招,丟給Christian Bale一個簡單明確的任務足以解決一切混亂。
Emily Watson之死理應繼續完成她那脆弱卻影響重大的宿命女神的形象,導演卻只拿來當作徹底剝削生離死別感受的最後機會。當然,Klaus Badelt灌水的濫情音樂。如果這是一部有節制的電影,這裡的情節就會出現真正的情感高潮。但Kurt Wimmer已玩弄觀眾情感一個多小時,沒有人何人會有任何感受了。節制情感的真正價值,這裡是說給拍電影的人聽的。
Christian Bale突然想起妻子死亡的真相,真的有觀眾關心嗎?我們早在電影一開始就知道誰殺了他妻子,只有始終遲鈍的他不知道。缺乏技巧的劇本讓觀眾的這種領先永遠只帶來乏味,真要讓這種老早就已揭發的事實當作是電影最後****的推手,只會先一步削弱結尾****的力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