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重裝任務46帖】大獨裁者的電影事件簿
http://gpaper.gigigaga.com/ep_publisher.asp?p=atzon
1.有趣的事情是編劇出身的導演Kurt Wimmer曾經寫過聰明得難以置信的劇本如「天羅地網」(1999年版),而這裡,他卻是少見的無能。缺乏品味或許不能從他的編劇作品中看出,但缺乏對情節佈局的掌握卻是與他編劇的身份背道而馳的一大驚奇。
2. 片頭的說明字幕還算有趣。有趣的地方在於旁白是一回事,字幕卻是另一回事,只抄錄旁白台詞中的部分字句在銀幕上反而有一些台詞之外的雙關趣味。問題來了,這段台詞顯然過份囉唆。一方面像是多念了幾本書的高中生急切地想在作文簿中討好作文老師的誇飾炫耀,另一方面也顯示了多數商業科幻電影對於觀眾的輕蔑,好像非要寫個一千五百字的使用說明才能讓觀眾身歷其境地想像那個情境。事實正好相反,這樣累贅的片頭字幕正好表示了編導對於自己的缺乏信心,他理應在電影開演之後逐漸推演、耐心揭露的,他卻先舉手投降、全部招了。文字的使用當然是一種形式,但對於以影像和表演為體的電影而言這很容易就是最輕浮的方式。
3. 開場的動作戲提示了一個讓人不安的事實,這部電影即將如電玩遊戲一樣充斥了荒唐的打鬥。某種類似駭客任務中史密斯探員以及其他警察之間的關係,Christian Bale飾演的思想委員比其他那些執行掃蕩、攻堅的警察來得高高在上、更有力量。於是他輝煌地出現,下了一句看似極有智慧的的指令"Shoot the lights!",接著像是天使一般破門而入,在黑暗中擊斃了所有的反動份子。我哈哈大笑!這是史上最無必要、最沒有邏輯的動作戲炫耀。它不但不能引起觀眾的快感,甚至招來更多的質疑:他是什麼毛病啊?他不會覺得動作很丟臉嗎?更重要的問題,如果他們面對的只是笨手笨腳的藝術愛好者組成的反動陣營,那些重裝上陣的警察就足以應付,這些佔了所有主要戲份的思想委員顯然更是多餘。定位不明的功能,使得他們只能下達一些愚蠢的指令諸如:開打吧!然後裝酷耍率、說些白癡對白,再洋洋得意地離去。「你們掃蕩,我們逮捕」這樣的說法看來就是非常可笑的設計,不曉得皆下來還要不要派專人來銬手銬,以及另外一個專家來宣讀犯人的權利。
4. 燒掉達文西的「蒙娜莉莎的微笑」本來應該是個有趣的設計,並開宗明義地揭示電影的衝突所在。問題在於導演缺乏對於這幅畫的情感,也無意描述這幅畫的情感,所以當他被燒掉時頂多引起觀眾的感覺是:喔,可惜了價值連城的寶貝!這就是電影的問題中心,如果導演自己都對這些感覺毫不關心,他要怎麼樣陳述一個講述「感覺」戰勝「感覺的恐懼」的科幻故事。
5. 荒原廢墟的畫面只拿了大約及格的分數,你想想,連戰地琴人那樣的嚴肅電影都比之更有視覺的震撼。
6. 插入了一段眾人在廣場上靜坐聽訓的畫面。終於展露了一些美術設計上的水準(科幻電影必要的救贖)。原來放在電影前面那些冗長的前情提要其實可以簡約地透過這段演講詞來鋪陳,問題在於這段訓詞內容拙劣、缺乏說服力,看來果然沒有人在乎這種思想衝突的建構。導演大概以為主角所對抗的對象太過有說服力可能會模糊認同,殊不知這樣兩面的說服力才是衝突製造的基礎。另外,這段聽訓的畫面插入在Christian Bale從荒原會到城市中心的路途之中,剪接之生硬極為明顯。這樣的場面轉換在劇本裡是一回事,在實際的電影之中看起來又是另外一回事。
7. 有個小孩子站在人群之中,高高在上地指控路人犯感覺罪,有點紅衛兵的趣味。同時按試著小孩是不是有著什麼神秘的力量,有趣的一幕。可惜短暫。
8. 如果連雕花的鏡框都要被取締,副議長的房間竟然會有一座雕像,嚴重的瑕疵邏輯問題!
9. Sean Bean的罪行被發現是電影前十五分鐘的主要情節和高潮,但觀眾早在電影一開始就被明顯暗示,於是這個懸疑點根本缺乏起碼的懸疑效果,並讓電影的前十五分鐘失去重心、落於鬆散。如果犯罪的是我們的主角,我們或許可以反過來關心他被發現了之後要怎麼辦,但現在主角是犯罪偵查者,而我們又早之瞭解犯行的發生,真不知道導演要我們在這前十五分鐘關心什麼事情或為什麼事情感到興奮或是緊張。
10. 不該選用這麼出色的演員,或者不該容許這麼大的演員魅力落差。光是出場,站在Christian Bale身後的Sean Bean即使一句話不說,還是搶走了觀眾的認同以及注意力。更何況在接下來這一場言詞辯論,Christian Bale的立場看來就像是傻瓜一般的嚴肅而無重點。然後,Sean Bean竟然死了!Sean Bean竟然死了!我感到頭皮發麻,我感到全身發抖,因為到目前為止那極可能是這部電影唯一可看之處,導演竟然判他死刑。這種震驚大概就跟「無間道」的黃秋生摔死之後,我開始收拾東西準備離開戲院一樣。好的演員被當成可有可無的裝飾品,就是這麼回事。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