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天昏地暗
對不起,看不太懂,想請教一下
以前電腦的CRT Monitor有所謂的Interlaced模式,也就是先掃奇數線,再掃偶數線來達成螢幕的更新,但是會造成閃爍,所以現在的CRT便不再採用此模式,請問上述的Interlaced影片也是這樣嗎??
|
是的,也是這樣,攝影機拍攝的時候每次只抓一個 field,每秒 59.94 次,兩個 field 是在不同時間點拍攝的。progressive scan 一次抓一個 frame,奇偶 field 是在同一個時間點拍攝的,組合起來是一個完整的畫面。
引用:
另外想請教一下,既然Interlaced影片奇數線跟偶數線為單獨之一完整畫面且時間點不同,那在合成一畫面不是很奇怪嗎??
謝謝
|
是很奇怪。
在 NTSC 彩色電視上以 59.94 的速率交錯顯示,不會有這些問題。
在電腦等 progressive 的螢幕上顯示,才會有交錯的問題。
如果要做 x480 的解析度,只好做去交錯。
如果是做 x240,可以
1. 不捨棄 field,加倍顯示速率,59.94fps x240,畫面會上下抖動
2. 捨棄 field,29.97fps x240,丟掉一半的訊息
3. 不捨棄 field,做去交錯,縮小 -> x240,畫面複雜,不利壓縮
Deinterlacing -> Progressive 的方法
/** Video Mode **/
1. Intrafield Processing: Field 內的處理 (Bob)
a. Scan Line Duplication or Single-Field Duplication
在電腦上可以,捨棄其中一個圖場,不足的一半掃瞄線用重複上一條掃瞄線的方式補上去,仍然維持 29.97fps x480。
或是
不捨棄圖場,加倍顯示速率,29.97fps x480 -> 59.94fps x480,每次顯示原來的一個圖場,不足的一半掃瞄線用重複上一條掃瞄線的方式補上去。
line1 = 1
line2 = line 1 = 1
line3 = 3
line4 = line 3 = 3
沒有殘影。
線條不平滑,鋸齒感很嚴重。
b. Scan Line Interpolation or Single-Field Interpolation
在電腦上可以,捨棄其中一個圖場,剩下的一半掃瞄線用內插補點(Interpolation)的方法補出來。
如 TMPGEnc 的 Even field/Odd field 去交錯法。
或是
不捨棄圖場,加倍顯示速率,29.97fps x480 -> 59.94fps x480,每次顯示原來的一個圖場,剩下的一半掃瞄線用內插補點補出來。
如 TMPGEnc 的 Even-Odd field 去交錯法。
line 1 = 1
line 2 = (line 1 + line 3)/2
line 3 = 3
line 4 = (line 3 + line 5)/2
上面舉例的 linear interpolation 品質很差,實作會用品質較好的補點方法,例如 (sin x)/x ie. sinc interpolation
line n = 0.114*line(n-5) - 0.188*line(n-3) + 0.574*line(n-1) + 0.574*line(n+1) - 0.188*line(n+3) + 0.114*line(n+5)
這是微軟當初提 Bob 的原意,但是當時的硬體沒有辦法做到及時補出另一半的掃瞄線,所以軟體 DVD Player 實作 Bob 的時候,是用 Blend 取代 Bob。
所以現今 WinDVD, PowerDVD 的 Bob 選項,指的都是 Blend。
WinDVD 5 新增一個消除鋸齒的方法 "Progressive",便是加倍顯示速率,內插補點的 Bob。
2. Interfield Processing: Field 和 Field 之間的處理
a. Field Merging
a-1. Field Combining (Weave)
合併兩個 Field 一起顯示。
如果畫面動態不大,交錯不會很明顯。
好處是清晰度最高,壞處是動態大就會破功(會出現明顯交錯)。
在電視上是合併兩兩的 Field
代碼:
[ 2 ] [ 4 ] [ 6 ] [ 8 ]
1o 1e 2o 2e 3o 3e 4o 4e 5o 5e <-- 輸入 Field
[ 1 ] [ 3 ] [ 5 ] [ 7 ] [ 9 ] <-- 輸出 Frame
維持 59.94 的顯示速率。
在電腦上沒有這個限制,Weave 就是
代碼:
1o 1e 2o 2e 3o 3e 4o 4e 5o 5e <-- 輸入 Field
[ 1 ] [ 2 ] [ 3 ] [ 4 ] [ 5 ] <-- 輸出 Frame
29.97fps 輸出。
那不是和原來一樣?
所以電腦上的 Weave,還表示如果是 Film 訊源,可以 skip 3:2 pulldown 的旗標,還原、重組正確的 Progressive Frame,有這一層意思在。
代碼:
[1o 1e] [2o 2e] [2o 3e] [3o 4e] [4o 4e]
x x <-- 刪除重複的 Field
---->
[1o 1e] [2o 2e] [3o 3e] [4o 4e]
a-2. Vertical Filtering (Blend)
奇偶平均,混合兩個 Field。
例如 TMPGEnc 的 Double 去交錯法。
因為 Blend 之後,畫面會出現兩個重疊的影像(double image),所以叫做 Double 去交錯法。
b. Motion Adaptive Deinterlacing
動態自適應去交錯。
畫面上靜態沒有物體移動的區域,用 Weave;畫面上動態有移動的區域,用 interpolation。
這樣人眼比較敏銳的靜態區域可以維持高清晰度,人眼看不清楚細節的高動態區域可以減少明顯的交錯瑕疵。
c. Motion Compensated (Motion Vector Steered) Deinterlacing
做動作搜尋,計算每個 pixel 在 Field 間的移動量,內插計算新的 pixel 值。
這是非常複雜的去交錯方法,只有在專業的 conversion 機器上才看得到。
Avisynth 有這種 deinterlacing 的 plugin,叫做 TomsMoComp,不過這個 plugin 對字體的 tracking 常常會產生雜點,必須要降低搜尋的精度,才能減少這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