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號稱三級貧戶之子, 一點都不知民間疾苦, 拿好幾千億去補那些銀行的惡搞,
對教育的補助竟然可以說出此等的話.
----------------------------------------------------------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1437358.shtml
扁:學費,從未阻礙社會階層流動
【記者劉寶傑/台北報導】
陳水扁總統於昨天出刊的「阿扁總統電子報」中表示,「大學教育是投資」,這是未來的趨勢。最近常有人說:「不要讓大學學費變成新的窄門、不要讓貧窮變成世襲」,這樣的講法根本是「倒果為因」。
陳水扁表示,因為有更多的人可以去唸大學,才凸顯出教育經費的問題,學費從來沒有阻礙過社會階層的流動。
總統表示,「教改」希望人人快樂的學習,但不可能讓每個人都唸台大。「教改」希望提供每個人發展的機會,但不可能免費讓所有的人唸大學。「教改」希望學習更多元化,升學的管道更暢通,但不可能完全抹去社會競爭的本質。充分瞭解「教改」的目的,正確地評價「教改」,是對「教改」最大的支持。
陳水扁表示,台灣一向採低學費政策,最好的大學往往是最便宜的大學。為了縮小公私立大學學雜費的差距,政府每年獎、補助私立大學的經常費用,最高可達到百分之二十,這在世界各國是非常少有的例子。
總統指出,隨著愈來愈多的人選擇繼續升學,就應該把大學教育看成是一種投資,必須事先做好財務的規劃,政府也會儘量降低助學貸款的利率,提供更多在校工讀的機會,或是推動各種建教合作的計畫,具體地幫助大家籌措求學的經費。
總統表示,過去只有百分之十五至二十的人能唸大學,許多人很早就選擇就業,而不再升學。今天將近百分之八十的人能唸大學,不但延緩了就業的時間,也加重了父母教育子女的負擔。
陳水扁表示,「教改」的目標在於:「教育環境要開放」、「義務教育最優先」、「升學主義要打破」、「大學教育是投資」。如果我們用這四個目標來檢視「教改」的推動,事實上「教改」是非常成功,它完全改變了台灣教育的面貌。
【2003/07/11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