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轉貼網路上看到的書摘("將軍之舵"顧崇廉•胡忠信對談錄 )其中有提到一段關於"筧橋英烈傳"拍攝時,顧崇廉將軍在海軍洛陽艦上服役時支援拍片的故事...
(以下資料來源:天下遠見讀書俱樂部)
◎我們討海工作的人,是相信「媽祖」會保佑艦船的。我想講一段小故事來證明神明保佑下,洛陽艦艦運昌隆,萬事順利。
再說後來,又任洛陽艦艦長時,前任艦長莊銘耀在艦長交接儀式後,特別帶我到艦長房間,虔誠地向我交代抽屜內有一尊媽祖像,是他親自從北港媽祖廟求來的,保佑平安,十分靈驗,囑我好好禮拜。於是我將隨身帶來的耶穌像供奉在航行時頂層艦長休息小房,媽祖像放在艦長室。有了雙重信心必有雙重保佑,洛陽艦從此真的艦運昌隆,萬事順利。
講到神蹟保佑,我想講一段小故事來證明神明保佑下,洛陽艦艦運昌隆,萬事順利的事證。
某日接奉上級通知要支授中央電影公司拍攝由男女主角梁修身和陳莎莉主演(顧將軍有些弄錯了,女主角是李菁))的英勇空軍軍教片「筧橋英烈傳」,支援八艘驅逐艦組成大型的日本艦隊在海上編成圓形防空隊形,遭我英勇空軍炸沉的壯烈場面。洛陽艦被選為扮演指揮旗艦,官兵個個可以做臨時演員,十分高興,拍到晚上還可以有消夜點心。上級派將級長官向我提出拍攝取鏡等等要求,我細聽之後,冒著抗命的違失,一一拒絕。他要我官兵換穿日本軍服,以便攝取近距鏡頭,我不同意;要我降下國旗和艦長旗換上日本太陽旗和日本將官旗,我拒絕;要請鄰艦的一位洗衣兵化妝後戴小鬍子到本艦充當日本司令官,我認為不妥。長官看我不合作非常生氣,說要請上級處罰我不服從命令。
第二天,新的命令來了,還是命令我要支援拍電影工作,但不必再擔任指揮旗艦,變成次要的遠距離看起來較模糊的船,我難以抗拒,只好偷偷將日本太陽旗綁在拖把桿上插在船尾,魚目混珠地過關,晚上官兵一樣有消夜可吃,大家覺得省事也很高興。前後拍了五、六天,白天、黃昏都有取鏡,經過剪接後完成了全片。
「筧橋英烈傳」在台灣上演時果然轟動,男女主角登台造勢,票房創高,皆大歡喜。但是說來奇怪,未久,取代擔任日本艦隊指揮艦的另一艘艦,卻意外事件頻傳,機械重大故障,官兵操作損傷,一連串的莫名事件,很難解釋原因,謠傳不斷,最後該艦竟然遭到海軍第一批除役艦的命運,而洛陽艦卻仍一帆風順的揚威海上。
我們討海工作的人,是相信「媽祖」會保佑我們「洛陽」艦的。雖是故事一則,我是認真地牢記在心。
洛陽是海軍史上第一艘驅逐艦,最初的編號為DD--14,後來加裝了飛彈編號改為DDG--914,早在民國四十一年四月,曾是蔣中正、蔣夫人出海的座艦,蔣公自己住在副艦長室,而將艦長室禮讓供蔣夫人休息,由此可見蔣中正對夫人的體貼。蔣公贈送用鋼筆簽名照乙幀,特准非制式地掛在官廳,而洛陽艦更是將星輩出,艦運昌隆的軍艦,前後出了五位海軍上將,俞柏生、鄒堅、莊銘耀、顧崇廉、李傑。是其他軍艦所沒有的神助事蹟。
洛陽艦在中華民國海軍服役長達半個世紀,立下汗馬功勞後,亦已在八十九年二月十六日告老還鄉除役了,這些都是保衛台灣,對國家最具貢獻的「老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