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
中影...筧橋英烈傳dvd發了
瀏覽單個文章
Ed.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2,085
《筧橋英烈傳》這部政令軍教兼拍馬的電影,在兩年前小弟在本區某篇主題中,已經列舉本片不少史實上的謬失,在此不再重複。
首先有人提到「所以片中空戰完全看不出來是誰擊落誰哩.... 」這意思應該是說片中空戰雙方飛機飛行方向與飛行員在座艙內的特寫,面朝的方向的方向都是一致的,沒有考慮到觀眾觀賞角度的問題。在鏡頭快速變化夏,容易讓人混淆,這問題出在導演本身修養的水準上,以前BEE兄就已經點出過這問題。
以1940年日本人所拍的《燃燒大空》(也是一部以中日空戰為背景的作品)為例,在空戰雙方戰機即將遭遇時,日軍機群自銀幕右方朝左飛,國軍機群則由左朝右飛;同樣雙方飛行員面朝的方向也如同飛行方向而各異,只有到逐一纏鬥追擊才有一致。這種取鏡角度的細節,歐美日影界在1940年都注意到了,而這位當年的中影導演在30年後居然還沒學會!
還有,不要高估台灣影事從業人員與觀眾的軍事素養,就算飛機畫上大大的紅膏藥,還是會有人搞不清楚。
將近20年前有個台視的晚間閩南語連續劇的片頭,就拿《虎虎虎》裡面機身繪有旭日圖日機投擲魚雷的鏡頭,充當美國海軍機對台灣平民的轟炸示意。台灣老一輩的,對於藍色「格魯曼」的肆虐還是餘悸猶存,也是這類連續劇的基本觀眾,台視這笑話鬧的夠大了吧?
談到裡面的空戰特效,那是日本東寶公司的技術。看了日本戰時的《燃燒大空》《夏威夷.馬來沖海戰》《加藤隼戰鬥隊》,戰後60年代的《啊!海軍》《山本五十六》之後,老實說,除了戰後是用彩色膠捲拍攝外,這20年日本的模型特攝,真的是沒什麼大長進。戰時拍攝的至少還有實機(當時日軍現役飛機軍艦,甚至是擄獲戰利品飛機)出現,頗有看頭。戰後的只剩下沒進步的模型特效,乏善可陳。
只是東寶可以用戰時的宣傳片發展出圓谷英二的日後一系列的嘎吉拉......等特攝電影使用的特效技術,中影當年有學到什麼?
《筧橋》一片在當年美國斷交時,在電視上不間斷的播映下,的確刺激了小弟對空軍與航空史的興趣。但如今看了這麼多年的資料後,還想要把本片當寶來捧,或贊同裡面曲解的史實,早已是不可能的事了。只是那裡面的模型中,是幾位令人尊敬的教官們當年的心血(1:1的Hawk-III、I-16例外),這是會令我願意去收藏本片光碟的唯一因素。只是中影自己都如此糟蹋,不收也罷。
__________________
*****我始終反對戰爭,除非為了和平的緣故--格蘭特*****
Miss July: I'm the girl. Why do I have to carry everything?
Steven: I support Women's Lib. don't you?
台灣新文化紀念館 96.10.18~96.12.25
台北市寧夏路89號大同分局3樓
2003-07-01, 01:49 PM #
18
Ed.
瀏覽公開訊息
傳送私人訊息給Ed.
查詢Ed.發表的更多文章
增加 Ed. 到好友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