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ktan
我覺得這段比較要發人省思
回想當初求學時,一些互動性較好的教授老師,都會試圖去問學生一些問題
但真正會想問,真正有思考到問題所在的人又有多少?(即使大家都說中文,
看中文聽中文)不是不聽課,而是台灣的教育很多都屬於灌蓋式的
一眛的擠一眛的教一眛的學,考試考的好,IQ看起來高,但羅輯能力是否強
又是另一個變數
EQ算是比較後天的培育,由現有環境來看,IQ高並不比EQ高要來的有用
也要看你IQ有沒有實地的用在所該處的地方,EQ高適應力強,反而能在現
今的社會佔有"明顯"的一席之地,更突顯其重要性
|
應該是說台灣的教學考試方式把大部分真正思考到問題的人都刷掉了, 限時考試的結果是學生必須要背題型, 背公式 ..... 最好是一看到題目就在三十秒內算出答案. 算完所有題目再回頭驗算一次. 這樣的考試型態只會挑到一些 "背多分" 的學生. 問題是當學生出來就業的時候 "背多分" 不一定能派上用場, 更多時候老闆要員工去做書上根本沒教過的東西, 這時候 "背多分" 的缺點就出現.
基本知識是要有, 單純背書不可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