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delies
小弟用主機板 (iwill xp333r) 一年多,就是把兩硬碟「各」接一個 ch,到沒用遇過一定要兩顆 HD 才會動 (因為當初裝 os 的時候就是一顆裝起來的)。 不過,raid 的功能就被晾在那裡了。因為,說真的,不管是 raid 0 或 1 都有缺點,而且,個人不差一點效能,還是習慣硬碟插到哪都能存取到資料... ^_^"
基本上,這類的 raid 晶片都應該可以當做一般 ide 用 (用過一張 p 牌、與現在的 h 牌皆是如此),若有非相容性問題之外的晶片,那就請見諒了。THG 最近介紹該公司新的 raid 1.5 (沒錯,偶沒寫錯),感覺還蠻神奇的... @@"
PS: 之前小弟簽名檔列的連結因為太佔地方,所以精簡掉了~
|
您點到問題的核心了, 沒錯兩個高容量硬碟組成一對 RAID pair 時是應該用不同的 cable 分開接到 CH1, CH2 還是應該用一條 cable 串接兩個高容量硬碟 (分別設成master, slave). 如果把 cable 當成高速公路, 兩個硬碟當成兩個停車場來想這個問題, 那麼當然應該把兩個停車場(兩個硬碟)分別用兩條高速公路(兩條 80 線cable)連接到不同的交流道出口(CH1, CH2)才會達到最高交通流量(資料傳輸速率).
這一論點在幾年前華碩的 slot A, RAID 主機板(幫人裝, 忘了型號)手冊上就有說清楚了. 可是這些 RAID controller (主機板或 SIL 680卡)出貨時只有附上一兩條80線的高速ATA-100/133 cable. CDROM, DVD就共用掉一條ATA-100/133 cable, 如果要發揮 RAID 的實力最好是加買一條 ATA-100/133 cable, 然後把兩個硬碟分別連接到CH1, CH2才對. 只是遇過太多人拿一條40線的ATA-33/66出來, 不然就是連一條80線 cable 的錢都要在下出. 幫幾個至親好友也是應該的, 只是連八竿子打不著的朋友的朋友也要趕搭升級列車的時候, 問題就會變得很複雜.
其實 HPT 374 價位還算可以接受, Promise, Adaptec, 3Ware 的 RAID controller 一個比一個更好(當然也更貴), 只是人家連一條cable 都要凹, 那幫人裝 3Ware 8 ports controller 不是要被凹八條80線cable. 所以請了解裝 SIL 680 只是基於經濟/使用方便等等因素, 如果是識貨的/裝自用的可以考慮 8 Channel 3Ware RAID controller, 另外有一些帶著i960 CPU, 128 MB~512MB cache 的 RAID controller 更是開站上上之選. 可惜阮囊羞澀, 只配流流口水.
P.S. 曾經半夜去修過一個case: 檔案管理員看得到CDRW燒錄機, 但是Nero就是找不到CDRW燒錄機. 重新 install Nero 數次, 又把附送的 Nero 更新到最新版. 折騰了大半夜只好開殼一看究竟. 原來有人順手把新買的 CDRW 燒錄機接到RAID pair 空著的接頭上. 還把CDRW燒錄機正確的設成slave, 這看起來沒錯但是就是不能燒錄CD. 再加一條 cable 把CDRW燒錄機連到主機板的 IDE port 就一切正常.
所以幾次教訓下來之後終於 "再度發現/體會 SIL 680 的優點", 那就是便宜可靠而且可以接受不同程度使用者的各種 "特殊用途", 不僅不出錯而且還可以繼續正常操作, 這就是在下看問題的重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