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delies
首先,溫度低,電腦不一定就會很穩。而讓 CPU 低溫,也不能讓您把 2G 的 CPU 超到 100G,速度的限制不全取決於溫度高低。
另外,基本上,依照目前電腦的硬體設計,工作頻率都希望越穩定越好。就算在 BIOS 打開「 Spread Spectrum」,都有可能讓系統遇到不穩定狀況的機率增加 (雖然主機板過 EMI 檢測時會打開,但一般大家買到的主機板內定應該都是關掉)。所以,固定頻率就算超頻,只要系統穩定,應該都比頻率切來切去遇到不穩定狀況的機率,來的低一點。舉了例子,電影裡有一台飛車上的主角要跳上另外一台車:
狀況一:另外一台車車速忽快忽慢
狀況二:另外一台車車速固定
基本上,狀況二,不管速度是固定快、還是固定慢,主角都比較容易跳上另一台車。
不過這和電腦有啥關係? 有的,電腦的資料,要不停的在不同的地方互相傳遞,所有的東西速度越不一致、越不固定,通常也就得花多點時間傳遞資料,或者,也代表有潛在可能傳錯資料。換做上面的例子,就是主角本來以為可以跳上車,對方卻突然加速或減速,所發生的驚險緊張懸疑的畫面。
|
沒人理偶~ 來自言自語好了~ T__T
因為筆電有切換頻率功能 (Intel/AMD),以前聽過筆電會做「不斷地快速切換工作頻率測試」 (做此測試的原因是因為的確有可能電腦因切換頻率而當機或程式掛掉),不過目前筆電已經發展有點成熟,小弟不清楚目前有沒有做類似的測試。如果有網友知道,請不吝指教一下,謝謝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