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ramis
這也是說Intel只要花一次的生產成本就能生產兩個不同價格等級的產品
好強!! 真不愧是Intel....
在THG逛了一下, 有篇報導是比較Athlon-M, Pentium-M
其中Pentium-M的電晶體數量是Athlon-M的兩倍多(77 vs 37.5)
但是相同製程(.13)下Pentirm-M的面積還比Athlon-M小(83 vs 84)
不得不再次佩服Intel的製造功力!
|
THG裡面
注意一句話 非常重要 弟也是今天才搞懂所謂"有些話不能講太白"
Canterwood(875)和Springdale(865)晶片組的篩選方式是以CPU製程中常見的「速度分類(Speed Binning)」為基礎。如果某個矽晶達不到Canterwood規格的要求,比如像是PAT,那麼接下來它只能進行Springdale的規格測試。這顆晶片只會在兩項測試都失敗時才會歸類為劣品
另外PAT也這些技術不過是減少了記憶體的延遲時間,但由於節省了兩個週期的時間
就是說865 = 8?5 打下來的
然後AxUx 在偷偷開啟模擬
所以P4P800有人不穩 有人不穩........跟超頻
[email protected]是一樣的道理....
運氣好買到
[email protected] 可穩 一些人
[email protected] 不行..........
原來這一切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