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Member
|
回覆: 回覆: 回覆: 回覆: 回覆: 回覆: 調音道具討論又一章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IRJACK
嗯~~~說清楚一點好了
D-sub(電腦顯示卡的信號):內含R,G,B,H-SYNC,V-SYNC.所以可以轉成BNC
但是色差端子的信號種類又不一樣包含Y-C,Y-R,XXX(名稱有些忘了),同樣種類的信號有S-VIDEO和日本專用的D端子.
SO如果想要用D-SUB轉成色差端子必定要有轉換電路,不是光改端子就可以的,兩者信號格式不同.
|
嗯....稍微了解了...小弟會去多找相關資料充實知識...
引用:
至於垂直頻率小於60Hz是我量出來的,只依稀記得水平大約為15KHz左右,垂直小於60Hz,現在的倍頻指的應該是垂直更新率,SO倍頻狀態下也許有60Hz吧,就電氣規格來說電腦螢幕比電視高許多.
|
電視影像訊號規格:
NTSC 美國國家電視規格委員會所制定的電視通訊標準.NTSC 訊號為組合式 (COMPOSITE), 525 條掃描線(720x480), 一千六百萬個顏色, 每秒傳送 60 個交錯式 (INTERLACED) 半畫面 (HALF-FRAME).
I 為奇數掃瞄(交錯式Interlaced ) , P 為循序掃瞄(逐行式Progressive) (*有效水平解析垂直線條)
D1:525I(*480I=720x480)=525x60/2=15750Hz=15.75KHz (水平頻率),30Hz (垂直頻率)交錯式
D2:525P(*480P=720x480)=525x60=31500Hz=31.5KHz (水平頻率),60Hz (垂直頻率)循序式
D3:1125I(*1080I=1920x1080)=1125x60/2=33750Hz=33.75KHz (水平頻率),30Hz (垂直頻率)交錯式
D4:750P(*720P=1280x720)=750x60=45000Hz=45KHz (水平頻率),60Hz (垂直頻率)循序式
D5:1125P(*1080P=1920x1080)=1125x60=67500Hz=67.5KHz (水平頻率),60Hz (垂直頻率)循序式
引用:
電漿電視要視為LCD那一類的,與CRT不同.但電漿電視的D-SUB內跟LCD一樣須經過Scaller,還是會有失真,電漿的話還是建議用DVI
|
電漿採用DVI-D的話, 採購高階DVDplayer的意義不就失去了...
因為倍頻變成電漿本身的倍頻電路在作, player的高階DAC也沒作用了...
變成採用低價位-好用料-DVI-D輸出的player比較划算...
__________________
八啷梆梆梆~
不管別人發生什麼事~~快來跟我一起跟著團購的拍子~~I'm loving it~~
"買到飽"~~(要配合音樂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