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dvdpicker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222
衛生署認為:和平醫院封院是失敗教訓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八日電)和平醫院已全員疏散,從疫情爆發以來,和平醫院近二百例SARS病例,其中約五十名是可能病例,迄今多人性命垂危,現在檢討的聲音陸續出現,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長、醫界多數人認為,不論是誰做的決策,和平封院的結果是「失敗的」。 廣 告



  就流行病學分析,台灣的第一波疫情是單純境外移入SARS病例,然而和平醫院的院內感染SARS事件,接著仁濟醫院也封院,使得台灣疫情進入第二波,疫情進入高峰,通報病例飆漲,可能病例倍增,一百三十一名可能病例中,和平醫院佔五十七例,仁濟醫院佔十二例。

  迄今和平醫院護理長陳靜秋病逝,住院醫師林重威病危,還有一位張姓外科醫師、李姓護理長、護理部鄭姓副主任都病勢危殆,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吳運東、國泰醫院院長陳楷模聽到這些壞消息,都不禁搖頭,感嘆和平醫院的封院是失敗的。

  四月二十四日那天,究竟是誰下達和平醫院封院指令?衛生署認為,是台北市衛生局的決策,署長涂醒哲表示,封院不違反「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但是要有配套措施。

  涂醒哲說,他曾在封院前和台北市衛生局長邱淑媞討論,希望和平醫院先關閉門診、急診,安排病患及員工,對眷屬、週遭商家提出說帖,台北市政府卻自行決定立刻封院。

  涂醒哲並認為,和平醫院有延遲通報SARS病例之嫌,他的醫界友人、台大醫院感染科主任張上淳在封院前向他透露,和平醫院有SARS病例,他請疾病管制局長陳再晉去查,陳再晉曾任和平醫院院長,第一次捎回的訊息是和平醫院沒有病例,他請陳再晉再去查,才暴發「和平風暴」。

  衛生署副署長李龍騰、疾病管制局局長陳再晉認為,依當時和平醫院隱匿或延遲通報疫情,從發病趨勢圖來看,在四月十九日和平醫院即有多人發病,但是院方沒有立刻通報,以致院內感染一發不可收拾,至今各大醫院光是照顧和平醫院的病例,就不勝負荷。

  台北市政府決定封院,台北市衛生局長邱淑媞說,如果和平醫院不封院,疫情會擴散,台北市長馬英九向院內隔離人員表示道歉,卻表示這是不得不的決定。封院決定如此倉促,第一天就有護士集體衝撞企圖逃院,對照後來護理長陳靜秋殉職,令人感嘆,她們當時以簡陋的防護裝備與病毒肉搏戰,危險萬分。

  前衛生署副署長黃富源批評,台北市政府並沒有做好配套措施就貿然封院,封院期後A、B兩棟又未確實分層分棟隔離,增加交叉感染風險,簡直是將召回的員工推入險境。

  不過,以和平醫院超過一千二百人同時隔離的情況下,衛生署似乎高估,台北市的獨力處理能力,在李龍騰與邱淑媞同場的記者會上,李龍騰說,應優先以市立醫院支援和平醫院,其次才是署立醫院和其他公立醫院,後來證明市立醫院全部動員也無法收尾。

  在衛生署的層面,也面臨醫院調度多頭馬車的情況,封院到了第三天,衛生署發現和平醫院情況極為惡劣,又花時間與國防部協商,軍令如山,替代役男中心、國軍松山醫院陸續登場救援,各大醫學中心接手治療重症SARS病患治,即時紓解和平醫院的危困。

  緊接著,行政院各部會分工,內政部警政系統終於和公共衛生部門攜手合作,展開追蹤居家隔離者、和平醫院相關者的行蹤,人數多達萬人,這已是和平醫院封院一星期以後的事。

  和平醫院從封院決策過程,到中央和地方缺乏合作默契,每一環節都有可議之處,社會大眾透過這個事件可以看到一條封鎖線,隔開院內外病患和家屬的生離死別,可看到危難當頭的恐慌失措,對照堅守崗位者的勇敢應戰。

  就像和平醫院精神科主任李慧玟所言,希望和平的十四天,能換來全國的安心。和平醫院的失敗教訓,使得後來的仁濟醫院事件得到最快、最多資源的善後,更重要的是,醫界也覺醒到,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920508
__________________
(\~~/)
(='.'=)
(") (")~~O
舊 2003-05-09, 09:53 AM #3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vdpicker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