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Shade
Senior Member
 
Shad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El's room
文章: 1,046
測試四

因為 PSNR 不一定能反應看起來的視覺品質(有時候要看哪種瑕疵人眼看起來會覺得比較舒服),我另外做了 VQM 測試。
VQM 是 ITS 發展的視訊品質評量法,也是 ANSI T1.801.03 標準所採用的方法,會根據人眼的視覺特性,對人眼較敏感的部分作分析比較,例如畫面細節的損失度,物體邊緣、銳利線條周圍的雜訊等等。
這個評量法,也就是 ITU-T Recommendation J.143, "User requirements for objective perceptual video quality measurements in digital cable television" 當中提到的 "reduced-reference" video quality measurements。
VQM 做出來的評量分數,會和主觀測試的分數非常接近,和人眼觀看的感受趨於一致。
這個測試的演算法,說起來要寫好幾萬字,而且很多數學,所以就不仔細說明了 ^^;
以下簡單介紹它的測試原理:
1. 測量畫面的模糊程度
偵測計算一個參數叫做 Spatial Information,空間資訊(SI),包含了畫面上 edge 邊線的能量,比較 input 和 output 能量的損失,計算畫面模糊化的程度。
原始畫面 #690

原始畫面邊緣強度 #690

XviD 壓縮後邊緣強度 #690


2. 測試畫面馬賽克(方格狀)的程度
測量垂直和水平的 SI,比較 input 和 output 的 SIh/SIv,由 SI 的 histogram 可以分析強度增強的程度。方塊瑕疵,會使畫面上多出許多明顯的邊界,會增加垂直和水平的 SI,減弱對角的 SIr。
DivX #938

DivX #938 的 SIh/SIv


3. 測試畫面的雜訊程度
將前後畫面相減,計算一個參數叫做 Temporal Information,如果畫面有雜訊,前後畫面的差異會加大,TI 會增加。
原始 #567-566

DivX 壓縮後 #567-566


其他項目的測試原理,礙於時間因素,就不詳加介紹了。
舊 2003-05-03, 11:37 PM #6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hade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