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家兄弟如能少點人身攻擊與個人觀點展現,多點評議申論,禮貌相對,不出髒字,說不定本串能讓觀者論者都多有些收穫。
我在此發言,原是認為此處各網兄中,相當多都言之有物,觀影經驗豐富,論點成熟者,本想拋磚引玉,拓展觀影層次,交流對影片的心得,不是想引出大家謾罵口水。
有網友幫忙禦辱,我對這善意表示感謝,只是祈禱大家能回歸初衷,回歸話題本身,避免陷溺於言辭攻堅。大家自保格調,愉快交談,不是挺好?
資深網兄長期為本板披露新片螢幕快照與流量分析、特別收錄內容與包裝外觀,不知省下多少影迷的工夫(但也助敗多少片片,搾乾多少荷包…嘆……

),這樣的奉獻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我願多多鼓掌,感謝網兄長期分享與時間奉獻。
大家意見不同無所謂,若能善體發言初衷,早早回歸話題本身,你我就可在沒有硝煙口水的環境中,少見垃圾或該丟到回收資源桶的東東,整個論壇環境也會讓人更愉快。
有人覺得論壇中沒有公德與私德。小弟覺得這種民主精神的園地,公德與私德格外重要。互相尊重,一笑抿恩仇,對旁觀者也是好事。
有網友早早把本篇當作是個人抒發政治立場者,或許願反思一下:影迷看不過去大預算的國語電影,變成為政治服務,這樣的導演立場,受到影迷評論,您覺得這就叫做文字獄嗎?
發言建議把本話題移到政治區,我以為這才是文字獄!
今天我這話題若從政府新聞局出來,變成官方禁止,這就是標準文字獄。這就不是民主。我還會罵那新聞局對電影的箝制。你我是小老百姓,這論壇正是談論場所。現在這話題,你我能說個痛快,唯獨我不願見到新聞局插上任何一腳。這當中發言地位的差異,與電影創作自由、電檢箝制之間的關係,您當然體會得到!
我非整天掛念政治之人。只是一部娛樂電影,失了獨立精神風骨,最後為政治思想服務。您若不覺值得批評,小弟也真願聽您指教。
您說得有理,我不但願立即改變觀點,還會多感謝您分享的高見。這樣談論,是否對觀影大眾、本論壇討論與觀看的網兄有點實質助益?
凡事用泛政治觀點解讀,日常生活也會緊張兮兮。
本討論串中,最起碼有一位網兄不知道:中共系統的歷史學家,多年來有一逐漸興起的流派風潮,替秦始皇翻案,把他從多年來被中國人視為焚書坑儒暴君的傳統論定,直接改成是讓中國強大,漢唐盛世奠基的根源,甚至視為高功偉業的賢明君主。
這派學者與史觀,恰好與中共統戰觀相合,為統戰找到名正言順的理由。中共現在可不以秦始皇為暴君啦!「為了統一大業,秦始皇開創中國人的盛世!他呀!算中共眼中的明君呦!」
漢學對世界來說,也保存許多寶貴思想。台灣學者,多不見得一面倒向認定秦皇功過。因為他對異己文化的損毀是永遠難以彌補的。輕忽人命、殺戮不眨眼的個性。如果這也是明君,這天下也就沒有真理了。這個世界的觀點,也多從此出發。應當可論是平衡的看法。他有功有過。
張電影拍攝中,把秦皇角色鎖定,只准照本發揮。這是保護藝術生命、也是保產。電影在中國被禁演的導演,除了電影能看到的人會大量減少外,投資成本泡湯更是最大明顯的困擾。
拍有政治爭議人物的古代電影,直接採用國家黨國嫡系史觀,沒有獨立風骨看法,這是製片的經濟省市潔淨,也是影迷追求影片靈魂與影片獨立人格所當責罵處。
當導演,或許還是拍部賺錢惹人罵的電影,好過拍一部賠錢人人誇的好!當然有的導演不這樣想,所以我們才會有「大國民」,才會有許多有風骨能永遠激勵人心的電影流芳百世。電影也就能超越所有工作人員的肉體壽命,永遠傳遞靈魂與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