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以前之前有機會接觸到一些藝術界的朋友... 有收東西就死不脫手的..
有隔一段時間就會跑法國挖寶的人.. 有當老師的.. 也有以藝術家自居的...
若講所謂的內行還必須細分商人(畫廊)和學術派的...
學術派的也可以細分...
所謂商人主要有炒作東西拉價錢的.. 前鎮子流行的朱德群和趙無極這兩個味道頗接近的華人畫家就是台灣幾個畫廊炒起來的...
後來還被施某炒到大陸去了..(好像還炒了達利
在台灣畫廊幾乎是大多數對藝術有興趣普通人的唯一管道...
不過要賣東西的老闆通常還是主觀比較重些... 這跟Myav那邊有點像...
好一段時間前炒過的劉耕古/黃xx之類的台灣本土老畫家現在是賤賣也賣不出去...
這些人也是有一些酸葡萄心理.. 自己不賣的就多唸幾句... 有賣的就大肆讚揚...
一些所謂的畫家和美術教師比起來就可愛多了...
之前還聽過某幾個台灣本土畫家說小孩子畫的東西比大人畫的有創意有組織性多了...
最好的例子可以去台中的美術館看看一張集體創作的館藏...
就是對藝術沒有研究的人也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兩張並在一起的畫一邊畫的比較好...
當時10個大人10個年齡15以下的小孩... 明顯的成人組的畫的小小扭扭捏捏的..每個人都在畫自己的小東西...
整張一個多小時畫下來兩片應該連在一起的大canvas兒童組的那邊精采絕輪.. 倒是成人組的東西零零散散的...
後來在場的畫家還不忍心看這樣收場下去多加給條大線條讓成人組的那邊連貫一點...
小孩子本能的在用色上也是明顯的比成人組的好很多... 也許所謂的藝術天份每個人天生都有.. 但是都隨著歲月慢慢磨去了...
之前有個前輩說過.. 絕對不要小看兒童的作品.. 同常人依照本能畫出的東西是最好的藝術品...
若在教學過程中批評了一些看似不對不協調不合理的東西其實就是在抹滅兒童的創造力...
(不是常常看到老師糾正學生說天空不可以用綠色畫.. 或是樹不可以是藍色的?
空洞無助的失落感是壞事嗎? 若那是該畫家想表現的東西就是一張成功的畫作...
像梵谷也有一段時期是他的失落期.. 用色都是一些頗具失落感的冷色系...
那段時期的畫拿出來蘇世比拍不是還是大家搶?
余對上面您那位朋友最不滿意的是那句"這簡直是幼稚園的小朋友畫的"...
個人認為那屬於褒獎的範圍內.. 實際上幼稚園兒童畫的東西比很多以藝術家自居的人好...
當然也有學術派的人贊成理論派的教學.. 不過余比較偏好誘導式教學吧...
畢竟跟台灣剛教改的教育比起來.. 這方面的誘導式教學以行之有年.. 也頗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