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兩個討論串,發現雖然有些爭執,但是大家的出發點都是一樣,或是說目的都是相同的,就是想要欣賞美好的音樂...
好的音樂在AV世界或是音樂會都可以獲得,當你聽完一場好的音樂會後,買張這位音樂家的唱片回家後繼續欣賞,是最美的...
不過,小弟在這裡也要稍微的提出對於台灣的古典音樂為什麼永遠讓人覺得不是很優的一些自己的看法...(如果也有朋友是學音樂的,就笑笑得看吧

)
我是拉大提琴的,在還沒出國前.台灣所有的樂團我都待過,從聯管,市交,縣交,到兩個台北愛樂,都在裡面拉了好幾年.再加上獨奏與重奏,那時候一個月最少有15天在音樂廳演出,關於演出品質,的確有些待加強,以梅哲的愛樂來說好了,演出前排練5次,而且Maestro的習慣都是走一遍就下班,一個晚上6:30開始,8點就下班,如果你有請假的話,常常上台的時候,你是第一次拉這首曲子.看著台下滿滿的觀眾,每個人的心理都很心虛,老是覺得觀眾花錢就是應該要欣賞一場夠實力的演出,而不是台上的人比台下的人還要緊張怕出槌,還有台灣的樂團都是槍手樂團,如果你有節目單的話,仔細翻翻,你會發現
怎麼都是同一批人,只是樂團名字不同罷了,也因為是槍手樂團的關係,樂團比較沒有向心力,那麼演出品質怎麼會好呢????
我也常常問朋友們為什麼我的演出都不來捧場,他們都笑說,等到你們有國際級的實力再說吧!!!
就是這句話,讓我覺得台灣的音樂家真的該好好的想想,為什麼台下老是只有小貓兩三枝,而國外樂團來的時候卻都爆滿,台灣的觀眾不是笨蛋,都有好的耳朵,好的聆聽鑑賞能力,能分辨好壞,而不是只是怪罪景氣不好,觀眾只迷信金髮碧眼,不先想想自己對台灣觀眾的不負責任的演出態度,誰會花錢來聽一場失敗的音樂會呢??
台灣好的音樂家非常的多,在還沒回國前,都是雄心萬丈,但是一回到台灣後,常常就會迷失在錢的迷宮裡,實力一年不如一年,獨奏會是為了拿副教授不得不開,這樣名氣才會大,鐘點費才能從2k跳到3k,才能賺更多的錢,當然,音樂家也是人,也要過好的生活,但是這樣不是有點像吸血鬼嗎???
因為學錄音的關係,認識了很多"真正"的大師級音樂家,每每聊天時,會問他們,要如何保持實力不被淘汰,答案永遠只有一個,"練琴,再練琴",沒有別的方式.....
台灣的古典界是個封閉的環境,派別林立,水火不容,但是犧牲的是花錢欣賞你們演出的觀眾阿!!,有位剛畢業的同學回台灣,在市交代班,因為之前有考上,但是是備取,不過因為吹的好,陳老師把他留著試用,結果....上個月他回來找我,說他差點自殺,為什麼???大家有空去看看市交的論壇(
www.tso.gov.tw),會發現,台灣的音樂家怎麼會如此............把一個好好的音樂家搞成這樣,現在他已經不再吹豎笛了,他會怕......
看了這裡的朋友大家都是那麼的熱愛音樂,為了心理理想的音樂熱烈的討論,心理感觸好多好多,為什麼音樂家們反而是每天就想著去那裡賺錢,排擠別人,落井下石,匿名攻擊,發黑函...
同學都跟我說,不要回台灣吧,回來後,我也會變成那樣的.......
對不起,讓大家看完我的抱怨,希望大家還是會支持台灣的音樂家,或許因為你們的支持而會有所改變吧....)
ps.如果有攻擊到任何一個人,希望您不要生氣,我只是把心理的話說一說罷了........台灣拉大提琴叫Micky的只有我一個,不滿的話,也可以來封殺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