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您的住址: 是誰把我的居住地偷改成【你感受得到我的地方]? 2003/07/14
文章: 281
|
2
(原來字數多到需要分開兩則或三則貼,喘口氣,繼續!)
8. 本團經典「愛是憂鬱的」「El Bimbo」可以一饗忠實老樂迷,鐵達尼主題曲——My Heart will go on,適時反應時代曲目,是令人驚喜的時代好選擇。這兩首曲子一納入本場表演曲目,這片DVD的收藏價值更多了一層。
9. 結尾前居然安排的是激動熱烈的匈牙利舞曲,由此可見選曲者不願輕易在眾人面前展示淚水與感情的態度。這樣一場告別音樂會,不想蓄意累積欺騙觀眾淚水,赤誠獻給樂迷積極進取的曲子,這樣的告別,是不是更有祝福的誠意?是不是更有開闊的眼界?
10. 「獻給可琳的小夜曲」一首曲子進行的全程中,呈現出小女孩成長過程的幻燈獨照順序進行,曲終出現與老父合照,最後音符前以女兒對父親獻吻畫面終結,這樣纖細精緻的情感,以一首流暢的所謂「輕」音樂為背景,其實當中承載了多少情感的厚重呢?這樣的處理卻非常輕盈,這樣的重量分配,更讓欣賞者心醉這樣的音樂與人生的態度。
當中沒有撒狗血的情緒假造蓄積或渲染,只是淡淡訴說人生與親情。從這角度看來,這樣的安排看似平淡無奇,以最單純的形式來包裝或呈現。這種美感經驗的創造與轉移,則是非常值得欣賞玩味的。
現在許多演唱會與演奏會,必須為了創造效果,不斷用加法的方式層層包裝覆蓋,一個比一個更華麗眩目。反觀這場Sayonara音樂會的典雅與單純,更讓人覺得很難得。
這反應了高雅與節制,不是外放奔流的美國樂風或僵硬的德國樂風可以在自然中潛移默化的。
我原來只知這人的音樂,原本對這人了解不多,但從這一張當中,卻可見出人的個性,原來他個性非常內向保守與含蓄,這種個性的美,能從有紀念價值的告別音樂會中得見,是很幸運的事。
11. 謝幕時的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中快樂之歌,從觀眾都拿出歌詞跟唱來看,是事先選擇安排的。
樂聖生命終結的最高峰作品中,當中最通俗的序曲曲調,歌詞承載了世界大同、人類友好的崇高意念,這首歌曲承載了人類的理想與祝福歌頌。在當時1998歐盟如火如荼整合之際,採用本曲也格外有時代紀念的意義。
12. 因為是告別音樂會,在音樂會最後全場觀眾齊搖螢光棒時,老先生走上前看了一眼,然後快速回身,引導樂團演奏快樂頌,其中老心聲安排的引人向上、齊心樂觀的期許,仔細品味一下,您會同意,這樣的安排真是非常高雅、有格調又有品味的!
13. El Bimbo演奏過程中,老先生一時好心,接下現場觀眾的西花與禮物,這可不得了,眾家忠誠大阪樂迷蜂擁而上,老先生都彎著腰不斷接下鮮花與禮物,還有個樂迷為他套上一串七彩紙鶴項鍊,果然日本風情十足。結果直到El Bimbo本曲結束,老先生盛情難卻,無法回到指揮台,樂團墊場音樂不斷,攝影機與畫面剪接也似乎一時亂了分寸,到處捕些急就章下,構圖有欠完美的畫面,看來非常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