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Lisa Hsu
說到錄音好不好�***子壓的好不好,設備夠不夠水準,音響界總有一大堆混淆視聽的說辭,我僅想舉個簡單親身經歷。
很久以前,香港CD聖經水準還不錯的時候,我就依其推薦買了幾張片子,其中有一張是美國出版,某K字開頭出版商出的聖桑管風琴交響曲Symphony No. 3 ("Organ"), in C minor,CD聖經上吹噓其錄音好、低頻無限等等,當時我的配備還不好,這張CD音樂性又不錯,我十分滿意。
後來買好喇叭,別的CD表現都突飛猛進。我把這張美版發燒片放下去,疑?怪了?怎麼這麼模糊毫無長進,連中高頻都一塌糊塗!低頻是夠低,但細節豐富程度,絕對與我在紐西蘭教堂親自聽的管風琴差很多。
為什麼錄得這麼爛的片子,也能當發燒片?是否大家一聽到模糊,就直接責怪台灣,若客觀點訂張美版回來比,會不會一樣模糊?
國內有些發燒友,喜歡模糊(稱之為柔潤有韻味),厭惡高傳真富細節(稱之為太亮太硬),只注重低頻夠不夠低,非得把鋼琴搞的完全不像鋼琴,才稱心如意。這張管風琴CD,的確十分適合這種發燒友。
我比過瑪丹娜MTV DVD台灣版(90年以前選集)與美國版(93~99年),雖然是前後兩個不同時期選集,模糊程度卻一致,品質都比Eagle差一大截。也許她是商業包裝歌星,唱片公司根本無意在錄音品質下工夫,美版自己就模糊了。
我只希望,不要一聽模糊就罵台灣,訂張美版回來,聽了確實不一樣再罵。切記!指名道姓罵做壞事的人,不要讓兢兢業業,願意做好品質的台灣人跟著背黑鍋,不公平。
|
不是說台壓版就不好,只是我比較過的唱片來說,明顯的,就是美盤音質勝出,
只是贏多贏少的差別而已,不敢說我比較的有上百張唱片之多,但是至少也有幾十張
美盤都是張張勝出,但是重點是,我聽的都是搖滾和重金屬,主流的流行樂比較少,
但是有比較過的,幾乎都還是美盤好,不同的領域,無法一以蓋之,如古典類
,絕大多數都是德盤,而且壓的也不錯...
如果大家還是覺得,那只是我比較到的剛好都是美盤比較好,那我也沒辦法了...
我沒那麼多本錢,每一張都買兩個版本,所以我幾乎都是買美盤,
有些唱片在台灣也是買不到的,用訂的會比較方便...
BTW 本站幾乎都是討論dvd為主,大家幾乎都推崇一區片,似乎也是不爭的事實了
差別只是肯不肯花錢,在不在意沒有中文字幕罷了,相對的,難道cd就不該有差別嗎?
and有些cd音質的差別,就算只是用幾百塊的喇叭,就能分的出差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