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en Member
|
把matrox兄的文章稍微修了一下,經得同意之後代po出來,這樣應該比較方便閱讀.....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matrox
audioquest cv6
中頻很有魅力的一條線材,低頻有力也沈得下去,但是否會感覺過強,這就是青菜豆腐的問題了。
細節多、分析力高且調合,不會有突兀感,用這線聽絳州大鼓,感覺很棒,每下鼓音的位置、力道,都非常清楚,聽男音,聲音有磁性,魅力十足。
不過相對的,在中高頻的部份,就沒有那麼像magnum與4vs的甜美透明,但聲底很實,即使是氣聲都不會給人氣虛的感覺。
試聽了王菲、張宇、張學友、彭佳慧、鄧麗君等不同音底的人聲,感覺都是相當的迷人,有磁性,厚實,沈穩,人聲細節十足,而樂音協調,不會因為中頻迷人而蓋掉其他樂音。
整體來說是很很協調且物有所值的線材,就家中的線材來說,是我最喜愛的。
Van Den Hul magnum
這條線也是很有魅力的線材,比起cv6 來,中高音比較甜美,音場也很調合,低頻較Q ,但不因此而感覺鬆散,低頻一樣沈得很美,在音場、細節、分析力、定位上,和cv6 的差別並不大,可能是我的木耳的關係吧,只能聽出這樣的差別與程度。
整條線的走向和cv6 是不同的,cv6 是中頻很美,低頻沈實有力,只要是人聲,細節幾乎是無所遁形;magnum則是中高頻甜美,中頻適中,低頻Q 感動人且有力的線材。
但在整個比較中,聲底薄弱是最明顯的,雖然高音透明有力,聲底感覺就是薄,較無力的感覺,本來是拿這條線接PM17SA推高音單體的,因為聽小鄧的歌會有刺耳感,也才會有後來再購入8tc的機會。
kimber kable 4vs
三條線中,這條線的中高頻是最好聽的,亮而不利,歌聲甜美,吉他、箏的弦音很有力,定位清楚,解析力也不錯,聽起來不會有霧濛濛的感覺,每樣樂音都可分辨,用此線聽女音的歌都很有味道。
細節比上列兩條線少了一點,呵氣、吞吐聲仍是清晰可辨,但雜音少了一點,走向較似magnum但中高音更甜一點,低頻雖Q ,但不似magnum般有力,但以這價位來說,在協調性、音場、分離度與音色的表現上,都在水準以上了。
其實拿這條線與上列兩條線相比,並不太公平,畢竟價格差了一倍不只,以此線的價位能有如此的表現,也是令人驚喜的。
kimber kable 8TC
這條線當初購入的時候是下了不小的決心的,價格與cv6 相差無幾,在線材足夠的情況下去購買一條陌生的線是個冒險,所幸在買回來試聽後,這條線並沒讓我們失望,與系統是很調合的。
它是一條什麼都不特別強的線,但什麼都不弱,高音甜美但不會突兀刺耳,中低頻聲底迷人,僅次於cv6 ,而且音場感覺變寬,延伸性比其他線材來得明顯而且不會有拖音的感覺。
不過8TC的線蕊太多了,如果要直接用裸線連結,真的會很辛苦。
在買回SM17SA後級之後,立即將8TC換到PM17SA上推動中高音單體,果然聲音完全不同,magnum雖然低頻不強,但有後級的加持,推起低音單體的效果還是不錯。
而中高音用上8tc,立時感受到kimber kable製線的功力了。
軒水玲 某線
感謝proplayer的盛情相借,為了我家後級兼解決magnum高音太利(偏偏只在小鄧的小城故事才會有)的缺陷,proplayer兄出借了這條線。
一拿到它,感覺很亮眼,很有質感,雖然是水管線的size卻相當軟,當然,馬上就拿來試聽了,
換上軒水玲這條線,飽滿的中低頻迅即湧出,人聲厚實有力的多,無論男聲女聲聽起來都是如此。
可是缺點卻也相當明顯,由於中低頻太飽滿,會讓很多樂音被中低頻音段的聲音蓋掉,協調性就差了一點了。
就PM17SA + SM17SA 推KEF Q7的系統來說,軒水玲這條線用在SM17SA推低音路時太嚇人,用在PM17SA推高音路協調性又不足,但它的中低頻的樂音卻又十分迷人,其實是不錯的線,可惜卻與系統不合,令人掙扎得很。
對這條線既捨不得卻又不知用於何處,建議聲底太薄的系統可以試試。
====================================
[系統現在接線情形]
一開始是想以8tc 推中高音(他的高音延伸太迷人),軒水玲來推低音test一陣子試試,cv6原先則是用在tannoy的系統上,一直都沒接上Q7這來做test。
結果隔天我心血來潮又拿cv6 進來測,發現以cv6 來推高中音、8tc 推低音可能是最好的方式。
不過cv6 和8tc 的高中音都各有特色,一是絕美的中頻,一是寬廣的音場與延伸,可能聽一陣子後會再互換來試試看怎樣的口味對我家的系統是最適合的。
[此次線材比較過程]
今天花了數小時,把線材通通拔掉,全部只以PM17SA推動高中音路,來測試每條線的特性。
而測試低頻時,則統一以4vs 接中高音,輪流a、b test 低頻特性,
我的形容方式可能不是很好,不過初略的也能讓各位版友理解,另外必須提的是這些聲音特性都是以我家的系統而言,可能對其他版友來說不見得會有這種感覺。
此次試聽,都以a、b test方式
器材:
擴大器→Marantz PM-17SA(綜合機,推高音單體) + SM-17SA(純後級,推低音單體)
喇叭→KEF Q7
訊源→TEAC Z500 CD
訊源到前級訊號線→VDH MC GOLD
前級到後級訊號線→VDH THE SOURCE
[結語]
每條線都有不同的阻抗,所以幾乎不可能表現出「真實」的聲音,這樣花時間的test只是為了讓花的錢能夠得到最適當的應用,調合出最適合「自己」系統與耳朵的聲音。
|
__________________
男人的浪漫...就是沒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