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MadAgent
我來亂入一下
佛法的修行通常分為『知、解、行、證』四個過程,也就是知道、了解佛法的道理之後,還要去實行,在實行的過程中去體悟,然後才能把這個道理內化成為自己的東西。簡單講就像我在玩魔獸爭霸3,看說明書知道怎麼玩之後不代表你已經會玩,還是要真的下去打才能吸收經驗,然後隨著經驗的累積才會變成高手。
其實很多學佛者常有的通病,就是看了佛經而且了解內容,然後就以為自己證到佛理,到處去耍嘴皮子,相同之流的還有陳履安家族、X教授,以及一些在第四台講佛經的非出家人(我強調『非』哦)。
陳履安全家講佛法頭頭是道,結果兒子『們』搞了一些不是誠心向佛者會作的事,而他自己募資拿給孫春華去搞希望工程,結果如何時報週刊有詳細的報導,我不多說。
林清玄的錯誤,就是把佛法看的太簡單,看了一些佛書就以為已經證悟到佛理,結果一遇到真實世界的考驗,就把持不住而身敗名裂。
其實只要對佛教歷史有一些常識,就會發現歷史上的高僧,在出來弘法前一定都是躲起來修行,苦修十幾二十年後等到覺得有把握了,才敢出來宏法渡人,如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坐了七天,等證悟到真理之後才開始弘法渡人。
而土城承天禪寺的開山祖師-廣欽老和尚則是近代很有名的例子,他出家後為了精進修行,帶了一些米就躲到深山的一個山洞苦修,後來因為入定太久三個月沒動,路過的獵人以為他死了,找弘一法師去看,才發現這個百年難得一見的高僧。(弘一法師就是寫長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的那首歌的人)。
當然台灣還有很多十足真金的高僧,如懺雲、證嚴、聖嚴…等許多人,這些知名的高僧,都是有經過苦修實證,有把握了才現世弘法。
而那些宗教名嘴或名筆,在家裡讀讀經書(天氣熱時會記得開冷氣),偶爾到山裡的佛寺走走散心,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打打佛七、禪七,就以為自己很懂佛法,靠者賣書或是影音產品賺錢,結果一遇到誘惑,就丟人現眼,而最糟糕的,就是還為自己的錯誤找藉口而不懂得懺悔,如果我是林清玄,犯了這樣的錯誤,至少要去拜佛十萬拜懺悔業障,然後封筆封口苦修個十年再說,他現在寫的東西根本就沒人信了,還在哪裡自取其辱!
to 閒閒散散:
你陳太學到哪裡了?老架還是新架
|
嗯!你說得沒錯!!
我陳太學的不久~因為他們教的是小架!!是潘永周系!
只是有一句說~太極十年不出門!!教我們那位仁兄才學兩三年!!
我想學的是忽雷架!!但那得要到他台中去學~入門架是得要先學和式架!!
因為要工作晚上得上課~抽不出時間來深入!!!
再兩個月就畢業了~可能的話我會去學截拳道!!因為所有拳法裡面~截拳較適合我的個性~因為丫~不用站椿!!哈哈哈!!沒有固定的形式!
以無法為有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