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各位有看7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應該對來自巴西Caetano Veloso與墨西哥的Lila Downs合唱的Burn it blue印象深刻才是
由Elliot Goldenthal主導配樂工作的揮灑烈愛電影原聲帶
是我覺得近年來最出色的一張電影原聲帶
(同時獲得金球獎與奧斯卡獎最佳配樂的雙重肯定)
24首曲目中,14首由Goldenthal作曲(包含了主題曲Burn it blue)
13首配樂加上11首歌曲,組合了一個風格強烈又特殊的電影音樂
配樂的部分,我個人文學造詣不高,實在很難形容出來
從網路上找到"孽子配樂座談會<范宗沛vs藍祖蔚>"的資料
將裡面兩位專家談到這部電影音樂的部分,轉貼過來
(資料來源
http://www.wind-records.com.tw/pers...news/index2.htm)
*********************************************************************
范宗沛
談到電影配樂,「揮灑烈愛」的音樂很棒,像這種墨西哥或拉丁語系的音樂,是比較悲傷但又有點快樂的那種感覺。你可以把它想成是一種美,但也是一種悲,它是同時存在的。不過你注意看,它還是被畫面切掉了,有時音樂的情緒還沒走完,畫面換了就跟著被切斷,不過那部電影色彩太多了,很多人一定來不及去聽音樂。
.
.
.
我發現「揮灑烈愛」的音樂有一個特色,當它在講故事的時候,就用它們傳統的樂句,當它講到意識型態時,音樂會變成電子音樂,會有合成的聲音進來。這兩條線,用合成器與民族樂器將之區隔得很清楚。當她進入自己的想像空間時,就會有很強的電子樂進來,民族音樂會變得很弱,電子音樂就一直持續。
藍祖蔚
當你看「揮灑烈愛」的時候,基本上,音樂就能夠讓你看到那個年代,看到墨西哥人生長的時代背景。所以,這個地域特色是很重要的。更多時候,主角芙烈達在身體的困境上,在生長的慾望裡掙扎的時候,必須透過熟悉的西班牙歌曲,或墨西哥音樂所流動的風格裡,展現一個左翼女青年掙扎女性的自主權利,以及情慾自主的力量,角色人物其實是音樂的另外一個特質。這配樂至少做到,你不會被誤導到中東,非洲或是阿拉伯去,可以聽到很標準的當地色彩。這是「揮灑烈愛」最大的成就。這也是電影音樂的另外一個功能,它基本上貼和著角色,人物,劇情來創作這樣一個功能。
**********************************************************************
歌曲的部分,找來Lila Downs、Los Conjolites、Chavela Vargas、Elpoder Del Norte....等人,連莎瑪海耶克也下海唱了一曲
這些歌曲聽了讓人雞皮哥瘩掉滿地....超動聽(CD裡面有翻譯為英文的歌詞)
歌手真摯的感情直接又強烈的表達
吉他與豎琴撩撥,撥亂了平靜的風
我覺得這張原聲帶,最棒的就是,可以從電影中獨立抽出來聆聽
就算沒看過電影,也不會有無法融入之感
我自己認為這張聲音非常發燒,特別是配樂的部分
空間感、定位以及細節都非常好
我想即使是音響發燒友也該找這張來聽聽..........強調一下,這是個人看法
本張專輯由德國知名古典廠牌Deutsche Grammophon出品
所以聲音要差,也不是那麼容易
此張原聲帶為Enhanced cd,有幕後以及配樂者訪談影音檔案
以及導演與配樂者的文字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