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eric727265
唉,人類連自己的身體都不了解了,
卻一直想要往外發展,
要去找所謂的外星生命,
以大腦來說好了,
人類真正用到的只有5%而已,
其它的95%都還未開發,
記憶是以什麼形式儲存在大腦裡到現在也還是沒有答案,
地球上還有很多地方沒有人去過,
一定還有很多生�**晲S被發現,
先把自己住的地方弄清楚比較重要吧?
|
科學對於人腦的認知其實並沒有這麼貧乏,"記憶"的形式雖還不可探就,但在"大腦的運作與開發"方面其實醫學上已經有一定程度的公認了解.
所謂"開發了"的腦,在醫學上的認知貼近於"被 突觸(synapse) 連結的腦細胞(腦細胞我下面會用 神經元neurous 這個詞).
人在胚胎第42天產生第一個神經元,接下來以每秒9500個的速度成長四個月,到了第160天左右,會有數千億個神經元生成,然後神經元數目不再成長.而這個神經元數目,就幾乎是我們人類一生中腦神經元數目最多的時刻.但這時的神經元並沒有其功能性,所以胚胎並不會比我們聰明.
神經元在出生前60天左右開始試圖互相連絡,神經元會伸展出稱為"軸突(axon)"的神經纖維,當軸突連結成功時便形成"突觸",讓神經元可以互相傳遞訊息.在人類3歲之前,這個動作會不斷進行,所以人類在3歲前會展現一生中無與倫比的學習能力,到了三歲時,數千億中的每一個神經元都會長出15000個突觸,相當於數千億個大城市都有15000條聯外的高速公路.這個時刻,就是我們所謂"腦力開發100%的時刻".
由於人出生最初幾年必須吸收極大量的訊息來幫助自己成長,所以大腦才會演化成在3歲之前必須擁有極多的突觸連結.在3歲之後,人類接觸的有用訊息開始減少,我們不再需要那麼多的突觸連結,所以從三歲起,我們的大腦中不常使用的突觸連結就開始崩壞,封閉.到了16歲,我們大腦裡的突觸連結約只剩下3歲時的50%,大腦會捨棄不常使用的突觸連結,來確保其餘發達的連結組織擁有夠多的資源來運作.
所以呢?由於我們大腦演化出來的特性,導致人類絕對無法達成"腦力完全開發"的夢想,以上科學資訊,願與大家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