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scream
請問SARS會出現什麼症狀咧??
怎麼都沒人提到~~.....
|
******************************************************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是一種未知病原引起的疾病,亞洲、北美洲及歐洲都已經有病例發生。這份報告提供了自2003年2月中旬起,香港、台灣、泰國、新加坡、英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加拿大及美國等地病人臨床特徵的摘要。因為目前使用的病例定義較為寬鬆且不具特異性,所以這只是非常初步的資料。
截至2003年3月21日,大部份病人都是25至70歲的健康成年人。有部份SARS疑似病例為孩童(<=15歲)。
SARS的潛伏期通常為2至7天,但也可能長達10天。疾病通常先以發燒為前趨症狀(>38℃),通常為高溫,有時會發冷及寒顫;有時尚伴隨著其他症狀包括頭痛、倦怠及肌肉痛。有些病人發病時會產生輕微的呼吸道症狀。雖然有部份病人在發燒時會發生腹瀉,但通常並不會有皮疹及神經或腸胃道症狀。
3至7天後進入下呼吸道期(lower respiratory phase),開始沒有痰的乾咳,或因呼吸困難而導致血氧過低。有10-20%的病人,呼吸道疾患嚴重到必須插管及使用呼吸器。合乎目前世界衛生組織SARS極可能(probable)及疑似病例定義者之致死率約為3%。
在發燒前驅症狀,甚至整個病程,胸部X光攝影可能正常。不過在大部份的病患,呼吸道時期(respiratory phase)的特性為從早期的局部(focal)浸潤,進展到較廣泛性、斑狀(patchy)、間質性浸潤,有些SARS晚期病人的胸部X光攝影可見部份區域實質化(consolidation)。
在病程早期,淋巴球數目通常會下降,整體白血球的數目一般為正常或下降。在呼吸道疾患最嚴重時,一半以上的病人會有白血球減少及血小板減少,或正常但稍偏低的血小板計數(每微升五萬至十五萬)。在呼吸道期之早期,曾有報告顯示升高的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ine phosphokinase,可升高到每公升3000國際單位)及肝轉胺酶(hepatic transaminase,可達到最高正常值之2至6倍)。大部份病人的腎功能仍維持正常。
治療方法包括各種治療已知細菌性非典型肺炎的抗生素。在許多地區,治療藥物尚包括oseltamivir或ribavirin等抗病毒藥劑。口服或靜脈注射類固醇,亦曾與ribavirin及其他抗微生物藥劑併用。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
比較典型肺炎與非典型肺炎的差異
1.
疾病: 典型肺炎pneumonia
致病原: 肺炎雙球菌。
症狀: 急速發燒、呼吸急促、多濃痰、肋膜積水
傳染途徑 : 飛沫傳染
檢驗 : 胸部X光檢查、血液常規檢查、痰液培養
診斷 : 肺部X光片呈現大葉性肺炎、且白血球升高的表現
治療 抗生素
致死率: 15-20%
2.
疾病: 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
致病原: 病毒、黴漿菌、披衣菌
症狀: 發冷、寒顫,發燒,頭痛,肌肉僵硬、呼吸短而急促, 咳嗽少濃痰、食慾不振、抑鬱,混亂,皮膚紅疹,腹瀉
傳染途徑: 飛沫傳染
檢驗: 胸部X光檢查,血液及尿液抗原檢查、喉嚨黴漿菌及衣形菌體及血液中的抗體檢查。
診斷: 肺部X光片呈現瀰漫性的肺炎,而且白血球數量不高。
治療 : 沒有任何方法可以防止非典型肺炎及沒有疫苗可以即時預防非典型肺炎
致死率: 未知
小弟雞婆一下,但還是請大家多加注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