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ibran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2
文章: 151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SaintErik
To 各位大大:

外頭天氣很冷,大伙也消消氣吧。

至於今天所講述的主題,個人有以下的見解─

就像其他半導體工業一般,AMD的晶片在出晶圓廠時
會做初期的功能測試以分出等級。再依等級區分不同的級碼
(Bin Code)封裝出貨。雷射刻號後5,6兩碼為級碼,後1~4
碼為西元年週之流水號。之後進入最終的功能測試及燒機測試
(Burning Test)後再依實測結果賣給盤商。

CPU最初淺的是速度測試及邏輯性判斷,由此分出同一
Level 的一級品、次級品及二級品(多半以半極速度作測試)
現今的標準,AMD以333MHz(實頻)為一個Level,也就是說
XP1700+ 與 XP2600+ 及有可能為同一個Level的晶片
只是說在[半極速度測試][漏電測試]或[高溫崩潰測試]中
被打下來。這也就是說同樣是XP1700+可超性有極大的差距。
(這要憑點運氣了,因為[高溫崩潰測試]被打下來的只要你冷凝
系統控制得宜,一樣飆的起來;[漏電測試]被打下來的可超幅度
就不盡如人意了),比較慘的是[半極速度測試]─也就是區分
XP1800+, XP1900+...的主要指標,可超幅度限制最大。

一般建議,要買超值的AMD CPU 請選同一個Level的初階產品
最為划算(這也是為什麼要你等Barton了)

至於為什麼羅老闆(Coolaler大大)的結論與實測有出入呢?
我只能說他太強了。不瞞你說,Coolaler在AMD的名人榜是有
紀錄的。他不計成本的冷凝系統,早超過AMD起始的環境設定
,我感謝他帶給我們這些Designer期望外的驚喜,世界有這些
人真是美好。

至於保密協定NDA(Non-Disclosed Agreement), 我想大家
都有一定的苦衷,互相體諒吧。(我已經講太多了!)

--
一切真是太美好了!!
希望爭端就從這篇好文之後煙消雲散..
讓討論區回歸到它知識傳遞交流的本意
也讓我們這些後生晚輩能有個吸收新知的好園地
小弟由衷佩服這位發文量"2"的大大
看您的文筆真是舒服
這才是有墨汁的大大風範呀
也希望Motic兄能給予大家不停的提示&驚奇
Coolaler兄(羅兄)能提供大家最寶貴的經驗法則
這是我們的福氣呀!!
也多多對fighter兄的數碼心存感激~
小弟才疏 僅僅對近日風波抒發個人拙見!!
 
舊 2003-03-20, 03:00 AM #10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bra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