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cosmoboy
當然現實世界有許多無法量化的部分,不過如果想用三言兩語交代清楚一件事情,量化其實是最好的方法。例如有人沒看過喬丹跟姚明,問說要如何區別這兩個人,「喬丹比較結實,姚明略顯清瘦」這種答案就絕對不及「喬丹是黑人,身高體重若干,姚明是黃種人,身高體重多少」來得清楚,不是嗎?
看來這已經快要變成口水戰了,我還是別再說了。
|
根本沒有口水戰的問題...
cosmoboy兄. 你要先瞭解一件事. "各頻段的規格". 不是看"擴大器在各頻段輸出多少功率"
而是看喇叭的阻抗曲線.
(剩下的我用edit功能講)
======
另外. 人耳對各不同頻率的敏感度. 也是每個人都不同. 而且不是一直線.....
也就是說. 同樣是80db的100Hz跟3000Hz. 在人耳聽起來不是同樣的音量!!
你要怎麼訂一個標準出來? 每個人先去做聽覺測試. 看他耳朵對聲音的頻率曲線是怎樣. 再為他調整出想要的聲音?
======
再者. 拿"球員"跟音響器材相比也是不倫不類...
我可以告訴你音響器材的重量. 尺寸. 要圖片也可以找給你看. 至少不會認錯. 你要這種的量化. 保證沒問題.
但聲音呢? 可以從這些地方看出來嗎?
別開玩笑了......
======
所以我會說"一知半解的狀況最容易被誤導. 也最容易誤導別人".....
光看擴大器的輸出. 卻忽略了喇叭的阻抗曲線變化. 以及人耳聽覺的非線性.
就會冒出這種"為什麼不量化"的觀念...
舉例也是舉了兩個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的影像跟球員...
你要尺寸圖片. 當然可以量化.
影像就算有解析度. 有dac的工作能力. 但那也不等於畫質.
要不然全部拿到簡報用投影機上看好了. 1600*1200開下去. 什麼ae200. ae300全部都沒它高.
但實際上呢? 一般十幾萬的簡報投影機看起電影是什麼樣子? 看過的就知道. 那可真是慘不忍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