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te Member
您的住址: Cape Crozier
文章: 6,122
|
一般主機板等 PC 產品,改電容的目的不全然和音響一樣。
主機板等 PC 產品的電容,大家會想改的部分,大多是提供直流穩壓的功能。直流為何要穩壓,雖然數位訊號抗雜訊的要求比類比低,但目前的數位訊號大都是以 CMOS 做 I/O (其實不管是不是 CMOS 都一樣,只要吃電就有一樣問題),而相對的運作可以比喻為「開關」(這裡和類比資料,如聲音等連續性的資料,是有差異的!)。
「如果輸出輸入的地方電壓小抖動,往往會直接影響到訊號的輸出,其影響甚於 I/O 內部其他訊號電壓位準的小抖動」
把他想成開關,一個會小抖的手去按開關,燈通常還是可以正常「亮」與「暗」;
但就算有一隻強健的手,如果燈的電本身就不穩,大家都應該知道結果,就算開、燈可能也是閃爍、明暗不定!
所以,直流的穩壓對目前的 IC 很重要,重要到 IC 基版上都有 (顯示晶片、CPU),而更有甚者,晶片裡面也有等效的電容!(這點沒騙各位)
而一般做穩壓的電容,不是顧好 DC 即可,而是一段寬的頻率,工作頻率越高,就必須考量更高的頻率!(因為晶片的耗電不完全類似電熱器,因為裡面大部分的電晶體基本工作模式是有點向開關的切換)
所以,才會有所謂大顆的電解電容、鉭質電容、OS-CON、Low ESR (這個不應該分類出來不過還是列出來囉) 等等較為「顯著」的「修改」目標。而事實上,和穩壓有關的,還有一堆較小容質的電容 (通常是 SMD 陶瓷電容),因為一般市面應該買不到,而且一般人也不會銲 (事實上這個也蠻簡單的,除非是手機用的 0402 真的會眼睛脫窗,但手機的電容又不全是穩壓了),負責的是中、高頻的部分,這部分有時候也是有關鍵性的影響!
因此,通常,因為擺不下去的問題,由電源輸入端到晶片本身,多半是大到小的設計,相對於頻率,是低到高的狀況,不過,通常還是會想盡辦法移一兩個大電容到靠近耗電產品高的地方。
至於音響,除了改穩壓、變壓電路中的電容,還可以改放大器電路中的電容、可以改濾波電路中的電容... (這邊不是很熟悉,所以不多說免得多說多錯),範圍很大,而如果放大電路與濾波電路的關鍵電容改錯,可能聲音就會相差數萬里!至於穩壓電路,基本上還好,注意耐壓與特性,除非改到會爆漿的,自然而然也比較適合一般的人磨刀霍霍的第一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