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ance Member
|
不管看不看的出來,多花一兩千,不需要常常按銀幕上的auto鈕,我覺得也值得
差異的明顯程度與多花的一兩千塊,就看自己怎麼選了,許多東西都不是多花一倍的錢就多一倍的功能或效能...
不同的螢幕與顯示卡,使用者前後的顯示卡不同與也會導致dvi與d sub之間的巨大差距...例如,原先使用只有類比輸出並且品質很差的顯示卡,只花了一千元不到,買lcd時也省了兩千塊買沒有dvi輸入的螢幕,回家才發現畫質不能接受,他也許會想到當初如果買一台有dvi的lcd,就算是現在沒有預算買有dvi的顯示卡,也可以等到過一陣子在添購.....
如果原本的顯示卡就是屬於類似m牌那種注重2d輸出的卡,假定卡上原本就有dvi輸出了,此時買lcd真的可以多比較看看有無dvi之間的差距,有些使用這種卡的人就是比較注重畫質,當初也比別人多花了一兩千元以上,甚至日後換卡的機率也不高,為何不買個有dvi的螢幕來搭配呢?
用濫卡省了一兩千元,無dvi的lcd也省一兩千元,最後省了四千元,但是四千元要扣掉把螢幕拿去退,以及再換一張顯示卡的錢,還有先前已經重複投資的顯示卡...
當初花四千元買了2d良好的卡(現在可能三千元就能買到dvi的卡),也多花兩千買了dvi輸入的lcd,總共多花了六千元,比起之前的重複投資,只多花了一兩千元不是嗎?
此例子是建構在原先的顯示卡輸出不良的情況下
結論是好好選擇,選了就盡量不要後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