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
我是一個參照那邊試著去改卡的人,我改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沒有好的訊源,而且,我也懶,懶的去組一套夠水準的音響,然後還要跑來跑去,開開關關,
反正我一天到晚都是在用電腦,那就乾脆改一改看看,我也沒用多少錢,從DZ買的OPA2134,之前拆機下來的MUSE電容,剛剛又把卡上的電源用OS-CON併過,總共花不到200元,
我沒DAC,因為之前的AA DDE 1.0被我燒掉了,前級是DZ的BLUE SKY,後級是TDA7294,喇叭是RUAK 的SWORDSMAN,
改不改有沒有差異,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差異很大,
但是如果你是用全套10萬以上的系統,尤其是2萬以上的訊源,那你當然會認為這是開玩笑,我也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這是MI3(Mission Impossible #3),但是一張音效卡才1千多塊,改一改總共花不到2千塊,可以獲得的相當的多,尤其是像我這種根本是把電腦當萬用工具的人,我在上面看兩聲道的DVD,聽音樂,玩遊戲,我只要一台電腦就搞定,
面對嘲笑這種效果的人,我總覺得應該是屬性的不同吧,我自己也很清楚,不管我在這個東西上花費多少心力,她永遠也比不上廠機,但是就是因為好玩,也因為方便,同時也想知道這東西的極限在哪裡,如同永遠有人在換器材,永遠有人嫌自己的系統差了那麼一點點,祇是玩的東西不一樣而已吧!
如同有人就是認為,要聽音樂,就是要用音響,音響幾十萬,反而電腦上就用個AC'97 CODEC ON BOARD的就解決了一樣,
也就像音響DIYER 常常組一組,然後自己說可以比美甚麼甚麼一樣,類似這樣的東西看看就好,參考參考,想想自己是不是有甚麼東西有所遺漏,是不是有哪些地方沒注意到,我認為這才是一個成熟的玩家,
更甚者,我想請教質疑這些改卡者的諸位,您是否有實際修改過,比較過,還是想當然爾,這是不可發生的事,如果是前者,我想請教一下您改過之後覺得的差異,還有您認為與一般系統的差異,如果是後者,那可能表示對音響的層級有很大的差異,類似這樣的言論,看看笑笑就好,不必太在意
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環島一週 需時22小時 全長1000公里
高速公路380公里再加上瑞濱到高雄的海岸公路
中間休息4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