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delies
Jitter 是「時基」誤差:
■ 代表洞,▲ 代表取樣點
(1) 完美情況:
■■■■■■
▁▁▲▁▁▲▁▁▲▁▁▲▁▁▲▁▁▲▁▁
↑ ↑雷射頭判定為狀態又轉換
↑
雷射頭判定為狀態轉換
(2) 洞變大情況:
■■■■■■▄
▁▁▲▁▁▲▁▁▲▁▁▲▁▁▲▁▁▲▁▁
↑ ↑要到這裡才會判定為狀態又轉換
↑
雷射頭判定為狀態轉換
(3) 洞變小情況:
■■■■■
▁▁▲▁▁▲▁▁▲▁▁▲▁▁▲▁▁▲▁▁
↑ ↑雷射頭判定為狀態又轉換
↑
要到這裡才會判定為狀態轉換
就像原來這張圖:
輕微的 Jitter 一定會有 (世界上永遠沒有一模一樣的洞或永遠固定的轉速... 等),只要不要大到發生上面後兩種情況就好。天之涯水之巔大大用專業儀器量的應該是Jitter 的「大小」,而當某些時候 Jitter 大到會發生錯誤時,就會反應在 C1/C2 錯誤上。兩者是有關連,但不一定正相關。因為很多時候 Jitter 不夠大到產生真正的錯誤,如:
■■■■■▃
▁▁▲▁▁▲▁▁▲▁▁▲▁▁▲▁▁▲▁▁
↑ ↑雷射頭「還是」判定為狀態又轉換
↑
雷射頭判定為狀態轉換
PS:
1.解釋的很爛,請見諒... @@"
2.以上是小弟對數位訊號 Jitter 的瞭解,在雷射讀取頭 Jitter 這邊「應該適用」,如果有蝦米不一樣的地方不要打我啦...
|
問題是片子有c2error無法修正的(cu)很少
這種片子也不應該拿出來賣
而且同樣沒有cu的片子
理論上音質應該一樣
不管是用Audio master或是沒有用Audio master
推論方法如下
沒有cu->數位資料正確->DA轉換後的訊號與原本CD相同
不過最傷腦筋的是
我室友說他覺得不同的燒錄片的音質不一樣
也許真的要做盲目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