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AMD Fusion進軍HTPC市場 - 技嘉E350N-USB3效能與超頻解析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24533)
|
---|
AMD Fusion進軍HTPC市場 - 技嘉E350N-USB3效能與超頻解析
這兩三年來家用PC主機好像有越來越小的趨勢,以往以Micro ATX為小PC主流
現在有更多ITX MB產品相繼現世,讓多數使用者拿來做為HTPC的最佳平台 HTPC全名為Home Theater Personal Computer,優勢是以更小體積所構成的PC主機 讓消費者在多媒體影音方面能有足夠的效能享受,這也是HTPC市場受歡迎的主因 兩大CPU龍頭對於Desktop PC上的競爭一直相當激烈 Intel這幾年來握有入門Atom架構,一般都在NetBook或是AIO PC上出現,零售市場難有管道購入。 後來一些MB品牌在H55或H61/H67都有ITX產品陸續推出,搭配Intel CPU後可以有著不錯的效能 後者屬於Intel 中高階HTPC平台,AMD在這方面就很少看到主流或入門晶片組有ITX產品出現。 但還是有少數MB品牌設計AMD ITX晶片組產品,但價格會高上許多的狀況 近期AMD推出新規格Fusion架構,可以應用在HTPC或是NetBook市場,加強自己這方面的優勢。 本回介紹的就是AMD最新Fusion架構,GIGABYTE所推出的E350N-USB3 外包裝尺寸與先前自家推出的H55N-USB3 ITX產品類似,都採用小巧的包裝設計 ![]() 內附配件 說明書、簡易安裝手冊、IO檔板、驅動軟體光碟與SATA線材 ![]() GA-E350N-USB3本體 Mini-ITX規格 17 x 17 cm ![]() 晶片組AMD Hudson-M1 FCH/AMD雙核心E-350處理器/AMD Radeon HD 6310繪圖晶片 ![]() 背面一覽 散熱器是用背面四處螺絲孔固定 ![]() 1 X PCI-E X16 支援X4運作,提供使用者選擇有支援Low Profile VGA規格的Case做擴充。 4 X 藍色SATA,Hudson-M1 FCH晶片提供,SATA3規格 Realtek ALC892,支援7.1聲道與High Definition Audio技術 ![]() 2 X DIMM DDR3,支援1066/1333(OC),DDR3最高容量支援到8GB。 旁邊為24-PIN電源輸入 ![]() 中央為黑色大型主動式散熱器 底下晶片為AMD APU架構,也就是CPU整合GPU的設計 晶片方面有兩種,一種是晶片組 Hudson-M1 FCH,另一種是CPU AMD雙核心E-350處理器。 ![]() IO D-SUB/DVI/HDMI 1 X PS2鍵盤/滑鼠插座 4 X USB 2.0(黑色) 2 X USB 3.0(藍色) 1 X RJ-45網路孔 1 X S/PDIF光纖輸出插座 ![]() USB 3.0晶片使用NEC D720200AF1 ![]() |
三相供電對於這樣低功耗平台已經非常足夠使用
![]() 測試平台 CPU: AMD E-350 MB: GIGABYTE GA-E350N-USB3 DRAM: CORSAIR CMX8GX3M2A1600C9 VGA: AMD Radeon HD 6310 HD: CORSAIR Force SSD 60GB POWER: Antec HCG 400W Cooler: GIGABYTE內建Cooler OS: Windows7 Ultimate 64bit ![]() 預設效能測試 CPU 100 X 16 => 1600.2MHz DDR3 1333 CL6 6-6-18 1T GPU 500MHz Hyper PI 32M X2 => 40m 52.730s CPUMARK 99 => 127 ![]() Nuclearus Multi Core => 3122 Fritz Chess Benchmark => 3.27/1567 ![]() CrystalMark 2004R3 => 77537 ![]() CINEBENCH R11.5 CPU => 0.63 pts CPU(Single Core) => 0.32 pts ![]() PCMark Vantage => 3646 ![]() Windows體驗指數 - CPU 3.8/GPU 5.7 ![]() AMD E-350規格為X2 1.6GHz,L2共1MB,沒有L3 Cache的設計 CPU效能表現與Intel Atom十分接近,兩者間沒有太大的落差 雖然AMD推出這系列產品的時間較慢,但也總算在HTPC或NetBook市場開始佔有一席之地。 溫度表現(室溫約20度) 系統待機時 - 51~52 ![]() CPU全速時 - 65~66 Intel Burn Test v2.4,Stress Level Maximum ![]() 40nm已經比AMD一般市場 45nm CPU製程有更進一步,但在溫度上表現並沒有明顯地壓低 E-350全速與待機溫度差距不大,應該可以算是一項還不錯的優勢 |
CrystalMark 2004R3 => 86639
![]() CINEBENCH R11.5 CPU => 0.67 pts CPU(Single Core) => 0.35 pts ![]() PCMark Vantage => 4094 ![]() Windows體驗指數 - CPU 3.9/GPU 5.9 ![]() E-350 CPU外頻從100調整到107MHz,CPU效能方面得到大約7%的提升 加上有超頻GPU核心時脈,所以在某些多媒體測試軟體上的數據會超過7%效能增進 AMD Fusion超頻範圍不高,超頻也不需要動到其他BIOS選項,小範圍超頻對於整體效能方面不無小補。 溫度表現(室溫約18度) 系統待機時 - 48~49 ![]() CPU全速時 - 66 Intel Burn Test v2.4,Stress Level Maximum ![]() 超頻前後,不管在待機或是全速下的溫度都沒有增加 甚至還可能會依室溫較低而有下降1~2度的狀況,主要也是因為超頻範圍較小的緣故 DRAM效能測試 ADIA64 Memory Read - 3936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3900 MB/s MaXXMEM Memory-Copy - 4331 MB/s DDR3 1333 CL6 6-6-18 1T ![]() DDR3 1426 CL6 6-6-18 1T ADIA64 Memory Read - 4232 MB/s Sandra Memory Bandwidth - 4313 MB/s MaXXMEM Memory-Copy - 4629 MB/s ![]() DDR3超頻後約有6~8%左右的效能增加,加上主要AMD Fusion為單通道的設計 消費者對這方面的效能可能無法有太大的要求,改為增加DDR3的容量會是比較實際的作法 GPU測試 預設500MHz 3DMARK VANTAGE => P800 CPU SCORE => 2057 GPU SCORE => 665 ![]() StreetFighter IV Benchmark 1280 X 720 => 30.07 FPS ![]() DEVIL MAY CRY4 1280 X 720 => 25.65/21.33/30.04/19.75 fps ![]() |
FINAL FANTASY XIV
1280 X 720 => 502 ![]() AMD Fusion架構內建自家最新款Radeon HD 6310 GPU,支援DirectX 11 比起目前自家All in one 890GX晶片組內建的HD4290 GPU還要高上一些 在3D效能上也有很大的增進,也許是受到對手Intel Sandy Bridge內建GPU效能大增的刺激? 超頻760MHz 3DMARK VANTAGE => P891 CPU SCORE => 2187 GPU SCORE => 744 ![]() StreetFighter IV Benchmark 1280 X 720 => 33.23 FPS ![]() DEVIL MAY CRY4 1280 X 720 => 29.10/23.52/34.55/20.80 fps ![]() FINAL FANTASY XIV 1280 X 720 => 558 ![]() 從GPU 500MHz超頻至760MHz,時脈拉高許多,但3D效能增加有限,約只有10%左右的增加 據說AMD後續出貨版本會將GPU鎖頻,使用者未來可能無法超頻GPU,這方面消息令人覺得惋惜 由此得知AMD Radeon HD 6310超頻後對於效能沒有太大的幫助,CPU等級不高也有可能導致部份效能的影響。 影片播放測試 使用手邊兩款原版影片,藍光版本為Inception 全面啟動,DVD版本為新天宇 龍嘯九鋒 以下每款影片為該出版公司版權所有。 ![]() 開頭選單 使用PowerDVD 10軟體 解析度為1920 X 1080 此時CPU使用率都非常低,大約落在1~5%左右 ![]() 影片過程 CPU使用率 18~29% ![]() DVD解析度為720 X 480 使用Windows Media Player軟體 此時CPU使用率都非常低,大約落在1~8%左右 ![]() 直接播放影片檔案 影片解析度1280 X 720 CPU使用率38~83%,大部份為40~50% ![]() |
影片解析度1440 X 1080
CPU使用率 40~94%,大部份為45~62% ![]() 使用影片播放的話,不管是BD藍光或是DVD在使用率表現上令人滿意 如果改以檔案直接播放的話,不知道是格式問題或是傳輸率問題,會導致CPU使用率升高許多 但最終結果都可以順暢播放,影片這方面是AMD Fusion較為不錯的優勢 GIGABYTE E350N-USB3 優點 1.導入GIGABYTE第三代超耐久技術,2oz PCB設計、全固態日系電容與亞鐵鹽芯電感 2.主動式散熱器,支援SATA3與USB 3.0兩款最新規格 3.內建AMD Radeon HD 6310 GPU,3D效能有顯著進步,BD/DVD可以順暢播放 4.採用AMD最新40nm CPU,製程上進步一點 缺點 1.建議可以直接內建無線網路卡,不過產品價格會再提升一些 2.CPU超頻範圍不多,GPU超頻後效能增加較少 ![]() 效能比 ★★★★★★☆☆☆☆ 用料比 ★★★★★★★★☆☆ 規格比 ★★★★★★★☆☆☆ 外觀比 ★★★★★★★★☆☆ 性價比 ★★★★★★★★☆☆ 目前GIGABYTE E350N-USB3市場售價約台幣4700元,折合美金約160美金 雖然是ITX規格,但在BIOS調效選項豐富,用料上也相近於自家M-ATX/ATX規格 加上AMD Radeon HD 6310 GPU,讓3D或是影片效能增加不少 AMD雙核心E-350 CPU,因為假想敵是Intel Atom,效能方面就只能說是堪用而已 以用料、規格與效能來說,E350N-USB3在AMD ITX市場上還是個C/P值不錯的選擇 對於AMD消費市場來看,AMD Fusion在ITX或是NetBook市場提供一款較為平價的選擇 這方面也應該是Fusion架構推出的最大目的,此外各家MB品牌也開始推出相關的ITX產品 如果是以價格來看,HTPC的預算達到台幣7000元左右可以改為選擇Intel的H55/H61 ITX MB搭配i3 CPU 不是非要IXT規格的話,差不多的預算也可以改成搭配Micro ATX 880G與AMD X2 CPU組合,當然主機將大上許多。 由於HTPC市場越來越大,未來可以看到更多ITX MB可以搭配組合,會有助於PC體積的縮小 以上提到的另外兩種組合屬於中階效能的組合,該如何選擇完全取決於精明的消費者 :) 日後有時間的話,將會分享Toshiba NB520新款NetBook 搭載Intel Atom N550 1.5GHz與本篇測試中的AMD Fusion架構正好可以做效能對比 ![]() 本文也發表在小弟的部落格WIND3C,歡迎3C同好參觀指教 |
不知道有沒有支援nano-btx咧....不然真的想升級....><
|
以前很想買....
但是出來後看到價格..... 我就縮了... |
現在就算想買..也買不到...
缺貨中... |
那個 Cooler+風扇.................
好像以前 SLOT 1 用的 :laugh: |
引用:
的確,而且全部弄一弄可能還比一台e-350的筆電還貴 每次想弄一台ITX看到板子.機殼.電源.散熱裝置的價格就軟了 那還不如買一台e-350筆電有螢幕,還能帶著到處跑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21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