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Sandy Bridge處理器、6系列芯片組最新細節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92599)
|
---|
Sandy Bridge處理器、6系列芯片組最新細節
消息來源
我們今天又從第三方渠道那裡獲悉了有關Intel下一代處理器Sandy Bridge及其配套6系列晶片組的一些最新細節資料。 我們知道,Sandy Bridge處理器將採用32nm製造工藝和第二代HKMG技術,並增加AVX指令集等新的架構特性,將在今年年底正式投產,明年年初發佈上市。 Sandy Bridge處理器家族將分為兩大塊,分別面向主流市場和發燒友領域,其中主流部分採用新的封裝接口LGA1155 H2,取代目前的LGA1156 H1,也就是Lynnfield/Clarkdale Core i7/i5/i3系列。 LGA1155不但觸點數量比LGA1156少了一個,而且插槽缺口和中心線的距離也從9毫米改為11.5毫米,整個電壓層佈局也完全不同,因此彼此互不相容。 ![]() LGA1156、LGA1155插槽缺口位置對比 ![]() LGA1156、LGA1155電源層佈局圖 主流的Sandy Bridge處理器有原生雙核心、四核心兩種版本,熱設計功耗分別是65W和95W,均支持超線程和睿頻加速,但頻率都還沒有確定,圖形核心則會全部整合在一塊晶片上,因此PCI-E控制器、內存控制器也都會在處理器內部,相比於現在32nm Clarkdale系列又增加了一個45nm IGP晶片、DRAM控制器也位於後者之內的做法更優秀,圖形和DRAM性能也會更好一些,不過Sandy Bridge和Clarkdale一樣仍會集成雙通道DDR3 DRAM控制器,最高頻率也是1333MHz。 LGA1155 Sandy Bridge處理器可提供16條PCI-E信道,而且能拆分為兩條PCI-E x8,支援雙卡互聯,但尚未得到SLI、CrossFire的相關信息。 晶片組方面,目前給出的型號是消費級P67、H67、H61與商務級Q67、Q65,和之前的消息相比多了H61但少了B65。 所有的6系列晶片組都支持ONFI緩存技術,可搭配Intel現在的34nm或者未來的25nm NAND FLASH進行加速,不過這種FLASH加速技術一直比較尷尬,效率和性能都不突出,H57、H55對其的支援也在最後關頭被取消,不知道在6系列中會不會有所改進。 P67、H67均支援SATA 6Gbps接口,但最多只有兩個,H61則繼續僅支援SATA 3Gbps。Intel Matrix RAID Storage磁碟陣列儲存技術將升級為10.0版本,但應該不會有新的RAID方式。P67、H67都支援14個USB 2.0接口,H61則是10個,都沒有新的USB 3.0。晶片組和處理器之間的通道是4x PCI-E 2.0 DMI總線,另外還有八條PCI-E 2.0信道可連接其他設備。 除了P67之外,其他6系列晶片組還會支援用於視訊輸出顯示的彈性顯示界面(FDI),以及用於藍光內容輸出的受保護音頻視訊路徑(Protected Audio/Video Path),但是P67的性能可能會更好一些,更適合超頻,就像現在的P55。 -- 換腳位才會逼大家升級! |
看到這樣的規格
突然發現AMD的機會又來了 |
還是不敢領叫INTEL的爛內顯:stupefy:
不過大多數人的都不玩3D GAME 所以沒差 |
引用:
跑跑Aero和內建的評測感覺會好一點喔! G45我覺得就很不錯了:flash: 至少跟VIA比,就好多了吧,S3那是什麼卡阿? "2D加速卡" 之前K8唱秋的時候,MCP61/51才氣人,連個最基本的MPEG2/WMV硬解都沒有... 又不是說NV4X的架構太差做不來... 至少現在INTEL已經可以巴掉690G/MCP 73&68那種等級的 |
引用:
這麼強 :eek: 不過他顯示核心好像很大顆 :flash: |
引用:
跟2.3年前的貨比較有何意義? intel現在的i3 i5內建IGP效能還尚可 G41 G45連2D的靜態色澤都有點想吐 MCP61/51沒硬解有何氣人? 當初最新的NV Geforec 7和 ATI X1000獨力顯卡都沒有硬解了 你談這種問題是在讓人笑話的~ 還拿現在的IGP跟沒有市場的VIA比... 當初MCP61的時代,還一狗票人在玩垃圾845G 865G... |
不擄濕勒?
|
引用:
1.我的意思是說intel有上進心,本來這方面就沒太多基礎還能趕上AMD,另外VIA的顯示技術當初不也是靠$$買來的,現在勒? AMD勝之不武啦! 花錢買了ATi還只贏這一丁點喔... 平心而論自從NetBust慘敗後,intel的進步是有目共睹, CPU大戰打的現在, 3DMARK-CPU X6-1055T還只小贏I7-920不到兩百分, 對上沒有HT的I5-750才贏八百分而已 GPU呢? I5-661小贏780...所以AMD才趕緊出個890來拉開差距 2.以前硬解是ATi的長處, R9800Pro就有MPEG2硬解,配有AVIVO技術的X100家族開始可以硬解H264,之後的X2(HD)有AVIVO_HD來硬解藍光 NVIDIA的Purevideo是從GF6開始支援,Purevideo 1.0可以硬解MPEG2,從高階的6800((6800U除外))到低階的6200TC都有支援, 支援PurevideoHD的GF7則是多了硬解H264,到後來的GF8開始(排除G80)又多了硬解VC-1 但是唯獨內建顯示,不是半殘"CPU使用率降的不明顯"(C51PV)就是不支援(C51G),一直到後來的MCP78才完善 |
引用:
應該尊稱他的法號 上不下魯 大濕才對. 不可對大濕不敬啊! :D 會遭到intel斷貨的! :laugh: :laugh: 話說回來,管他腳位怎麼改,一樣的高貴,一樣沒有C/P可言來說. 改成不怎樣都不關我的事! :tu: |
但是
Processor Number i5-670 GPU 製成 45 nm GPU 晶片面積 114 mm2 790GX With sideport VRAM GPU 製成 55 nm 面積 79mm² 79mm²是指北橋全部嗎 :confused: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33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