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非常奇怪爲什麽臺灣人會認為Baidu是中國企業?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82996)

yyhlovelyy 2010-01-17 09:23 AM

非常奇怪爲什麽臺灣人會認為Baidu是中國企業?
 
看了這裡關於GOOGLE退出的主題,我突然發現怎麼臺灣人的認知百度是家中國公司?

創始人李彥宏是美國籍,百度1999年在美國Silicon Valley成立,公司註冊地在英屬開曼群島Cayman Islands。baidu.com, inc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百度的股權結構美國的風險投資人和組織占了51%,控股地位。

百度和中國關係真的沒臺灣人所認知的那樣,只不過百度的主營業務目前在中國、在美國也有不少業務,百度在中國做的事比較討共產黨的好而已。

百度是家不折不扣的美國企業。控股人、大老闆和高層都是美國人。

yyhlovelyy 2010-01-17 09:29 AM

百度就像是臺灣的 康師傅、旺旺一樣。 主營業務在中國,但是他們都是臺灣的公司。

百度是美國公司。

李麥科 2010-01-17 09:32 AM

引用:
作者yyhlovelyy
百度就像是臺灣的 康師傅、旺旺一樣。 主營業務在中國,但是他們都是臺灣的公司。

百度是美國公司。

是阿

可是這點不會減少大家對於對面控制網際網路的態度啊

你講出來很感謝你的更正,但似乎也對大家減少疑慮或甚至是對中國政府增加好感沒太大幫助

呆灣狼 2010-01-17 09:38 AM

當初我也以為康師傅是中國企業
經了解才知是台灣人
說真的
被中國化的企業真的很難洗清大眾的認知 :think:

yyhlovelyy 2010-01-17 09:42 AM

引用:
作者李麥科
是阿

可是這點不會減少大家對於對面控制網際網路的態度啊

你講出來很感謝你的更正,但似乎也對大家減少疑慮或甚至是對中國政府增加好感沒太大幫助


恩。不過呢,我還有個要補充一下,不知道臺灣人知不知道有個說法叫“自我閹割”。很多在中國的外企就是這樣自我閹割。

在中國的很多外國互聯網企業和中國本地的互聯網公司,爲了在中國的業務避免麻煩,許多公司是自己去討共產黨政府的好,他們有自己制定的限制詞和黑名單,自己閹割自己。不是所有的控制都來自中國政府。 很多公司的網站爲了避免麻煩,自己就給屏蔽掉了。

其實就是一種討好,賣乖的行為。

我不是給中國政府辯護,我也是翻牆的人。只不過說說一些在臺灣可能大家不知道的說法。

阿耀兄 2010-01-17 09:48 AM

引用:
作者呆灣狼
當初我也以為康師傅是中國企業
經了解才知是台灣人
說真的
被中國化的企業真的很難洗清大眾的認知 :think:

康師傅10年勝過統一企業在台耕耘50年....
這就是大市場國家的魅力
商人只是以逐商為首選

Axel_K 2010-01-17 09:50 AM

李彦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李彦宏(Robin Li,1968年11月17日-)山西阳泉人,百度公司的创建者。
[编辑] 简历

1991年北京大学信息管理本科毕业,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计算机科学硕士毕业,曾任道琼斯公司高级顾问,《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实时金融信息系统设计者。1997年李彦宏离开华尔街,前往硅谷的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公司,任资深工程师。1999年Infoseek被迪士尼收购,再次调整战略。李彦宏放弃了Infoseek的股票期权,和徐勇回到中国创建百度公司,2000年后百度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技术公司。百度于2003年第二季度宣布全面盈利。百度公司于美国时间2005年8月5日在纳斯达克上市,当日股价升至151美元,李彦宏作为CEO拥有公司22.9%约9.89亿美元的股东权益。2009百度技術創新大會上,李彦宏又提出框計算(Box Computing)技術概念。

1995年与美国留学时认识的新泽西州大学生物学科博士马东敏结婚并育有一女。

呆灣狼 2010-01-17 10:00 AM

其實最讓我不解的就是
只要是台灣出身在美國創業就會被台灣大規模報導其出生地
但是那人早已經歸化美國籍也不懂中文
這種人有啥值得讓台灣驕傲 :confused:

absent 2010-01-17 10:24 AM

引用:
作者呆灣狼
其實最讓我不解的就是
只要是台灣出身在美國創業就會被台灣大規模報導其出生地
但是那人早已經歸化美國籍也不懂中文
這種人有啥值得讓台灣驕傲 :confused:


諾貝爾得主錢永健之前說自己只是華裔從小在美國長大跟大陸沒關係....被大陸民眾砲轟數典忘祖......其實台灣也差不多說......


觀點擂台-諾貝爾得主的親戚關係
2009-10-08
旺報
【王傳濤/山東濟南市.教師】
 2009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由華人科學家高錕、擁有美國和加拿大雙重國籍的威拉德.博伊爾和美國人喬治.史密斯3人共同獲得。

又有華裔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這當然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即便得獎者是一位外籍華人,也足以會使天朝上國的國民們高興一番了;但這還是 令人矛盾、令人尷尬的消息,為何同樣的血脈、同樣智商的華人,在自己國內的科研體制之下,就不能被培養成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呢?更讓人不解的是,如同去年 錢永健獲得諾貝爾獎的情形一樣,一些熱心人士第一時間就找出了高錕等人的八代祖宗家譜,重點指出他「出生於上海」、是「中科院名譽院士」。做為讀者,我們 突然發現,原來他也是我們的「親戚」!

高錕與中國科研無關

而事實上,無論是錢永健還是高錕,除了是僅有的華人血統外,確實是和我們搭不上什麼關係的。錢永健雖說是錢學森的堂侄,但從小就是出生在 紐約,既沒有受到中國式教育的影響,也未受到大陸科研環境的熏陶。高錕的情況亦是如此。我們所謂的「出生於上海」,實際上是出生於上世紀30年代民國時期 的上海,與現在的中國大陸教育體制是絕緣的;而「中科院名譽院士」這樣的「虛職」,對於做了10餘年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的高錕來說也算不得什麼。筆者粗查了 一下,類似於「名譽院士」這樣的榮譽稱號,高錕先生最少擁有30個。

硬拉親戚反自取其辱

既然如此,我們為何還要厚著臉皮往諾貝爾獎的臉上蹭溫度呢?更多的外籍華人獲得了諾貝爾獎,除了證明國人的素質與智力水平並不低外,別無 其他。相反地,這反而是對時下中國大陸教育與科研體制及種種學術文化工程的重大諷刺。在政府經費大筆大筆投向科研機構的同時,學術成果卻極少能得到有效回 報。因此,我們給諾貝爾獎獲得者們蹭再多再深的關係,也只能自取其辱。在獲得科研成果的心態上,我們必須清楚:拉關係拉不來真正的諾貝爾獎,更拉不來自己 的學術尊嚴,向別人獻媚只能證明自己的無知和猥瑣。與其與諾貝爾獎華人們硬拉「親戚關係」,還不如自己閉門思過,反思一下自己的科研與教育體制到底出了哪 些問題。

更何況,學術科研現狀又直接關係到一國之國格,甚或關係到國家命運與前途。著名學者王國維先生曾言:「提倡最高之學術,國家最大之名譽 也。」同時代另外一位大學者陳寅恪先生同樣有此感慨:「學術之興替,實繫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者」。可見,我們要做的是,喚回大學裡的「自由精神」與 「獨立思考」,而不是搖著尾巴、踮著腳尖去和人家找一些八桿子都打不著的「親戚關係」。

cmwang 2010-01-17 10:29 AM

引用:
作者yyhlovelyy
恩。不過呢,我還有個要補充一下,不知道臺灣人知不知道有個說法叫“自我閹割”。很多在中國的外企就是這樣自我閹割。

snipped....


不只在中國的外商,很多人只要在中國就自動自我閹割了,請參考一下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吧:o:o....

引用: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又稱為人質情結、人質綜合群,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由來
1973年8月23日,兩名有前科的罪犯 Jan Erik Olsson與Clark Olofsson,在意圖搶劫瑞典斯德哥爾摩內最大的一家銀行失敗後,挾持了四位銀行職員,在警方與歹徒僵持了130個小時之後,因歹徒放棄而結束。然而這起事件發生後幾個月,這四名遭受挾持的銀行職員,仍然對綁架他們的人顯露出憐憫的情感。本案因歹徒放棄而結束,然而所有的被害者在事後都表明並不痛恨歹徒,並表達他們對歹徒非但沒有傷害他們卻對他們多所照顧的感激,並對警察採取敵對的態度,事後,更有進者,被綁架的人質中有一名女職員克麗斯蕬汀(Christian)竟然愛上歐陸森並與他訂婚[來源請求](Hubbard, 1986; McMains & Mullins, 1996)。

這兩名搶匪劫持人質達六天之久,在這期間他們威脅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時也表現出仁慈的一面。在出人意表的心理錯綜轉變下,這四名人質抗拒政府最終營救他們的努力。研究者發現到這種症候群的例子見諸於各種不同的經驗中,從集中營的囚犯、戰俘、受虐婦女與亂倫的受害者,都可能發生斯德哥爾摩綜合群經驗。

甚麼樣的人會產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又稱為人質情結,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據心理學者的研究,情感上會依賴他人且容易受感動的人,若遇到類似的狀況,很容易產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通常有下列幾項特徵:

人質必須有真正感到綁匪(加害者)威脅到自己的存活。
在遭挾持過程中,人質必須體認出綁匪(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舉動。
除了綁匪的單一看法之外,人質必須與所有其他觀點隔離(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訊息)。
人質必須相信,要脫逃是不可能的。
而通常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會經歷以下四大歷程:

恐懼:因為突如其來的脅迫與威嚇導致現況改變。
害怕:籠罩在不安的環境中,身心皆受威脅。
同情:和挾持者長期相處體認到對方不得已行為,且並未受到『直接』傷害。
幫助:給予挾持者無形幫助如配合,不逃脫,安撫等;或有形幫助如協助逃脫,向法官說情,一起逃亡等。
進化和心理分析學的解釋
關於進化心理學的解釋,參看Capture-bonding(英文)

心理分析學的看法,新生嬰兒會與最靠近的有力成人形成一種情緒依附,以最大化周邊成人讓他至少能生存(或成為理想父母)的可能,此症候群可能是由此發展而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是角色認同防衛機制的重要範例。

人是可以被馴養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群。

誰有迷魂招不得——有關斯德哥爾摩綜合群介紹了幾個實例。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13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