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各國狂砸錢救泡沫的結果是....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57238)
|
---|
各國狂砸錢救泡沫的結果是....
各國為了救經濟泡沫,一直狂印鈔票
還說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通縮不是通膨 可是對全球經濟有注意的人應該知道吧 小麥、黃豆、綿花、基本金屬................ 全部都從低點漲了20~30%不等,最高還有到40%幾的 這叫最大的問題是通縮? 才1年前民生物資一直狂漲大家還印象深刻吧? 沒想到才1年又要再來一次 |
主要原因是美金貶值 :unbelief:
也是央行彭淮南提出亞元說的主因 放心一萬塊的新台幣有機會發行了~ 這一波經濟發展接近1980年代的情況 一個月領20~30萬不是夢,但你能買的東西比領22K還少 :tu: 不相信看看日本當時就知道,之後就是平成蕭條 台灣當時也發行一千塊新台幣,一般人薪資也從2~3千升到3萬 但你的購買力不會提升,反而可能下降 而這樣的情況叫通貨膨脹~ |
引用:
日本還有泡沫經濟喔之後才是百業蕭條 台灣現在連個泡沫都沒有生成,就已經百業蕭條了 台灣平均薪資所得不進反退,不但是百業蕭條(生意難做),而且外加通貨膨脹,薪資所得減少 以前會說生意難做苦撐待變,但是現在苦撐也沒有想撐的意念 (我家附近幾個賣吃的,頭幾天因為新開嘗新或是有促銷生意還不錯,再過幾天就不見老闆來擺攤了或是攤位就消失了) |
不印鈔票也改變不了原物料欠收的事實吧 :confused:
|
引用:
台灣前幾年是百業榮景吧~ (不要讓電視上的政治性新聞,矇閉了你的眼睛 :think: ) 很多產業在2002~2007年間,創下多項高水準的歷史獲利(鋼鐵,石化,電子,生技....等) 但這不是台灣人努力的結果,而是世界經濟泡泡長大期所造成的 很多人的財富就在這幾年快速消長~ 而錢沒比較好賺阿??? 是的~ 那想必一般受薪階層的人,一定是如此感受 但這數字確實反應在你買的基金,股票上 :sleep: (你沒玩是你家的事~ :think: ) 薪資的縮減??? 我在鋼鐵和石化業上沒感覺耶~(這是我吃飯的產業) 但由巔峰下來的電子業和外商貿易及金融,保險,服務業,打電腦的資料,設計類確實有起薪下滑 但原因是職缺供給變少,但想進來的人爆增(一堆大學,碩士,博士的) 供需失恆,自然行情崩解 要不然鐵工廠找一月45000的工人,找的了快半年還沒找齊,你說為啥??? 還不是太多人想輕鬆幹 ;) 就業市場的金字塔,很多人想上層峰,更喜歡用站在頂端的角度批評事情 但丈八燈塔,照遠不照近 站在頂端的角度,可以看的很遠是沒錯 但很多時候,腳下那塊地都沒看清 :sleep: |
我覺得原物料主要是有人在拼命搜購才狂漲喔
|
各國狂砸錢救泡沫的結果是.... 政府抽鑄幣稅 :tu: :tu:
通膨則是不一定,還需要看貨幣的流通速度及生產過剩的程度而定(MV=PQ) |
幾年前,朋友升了職,打算購屋
我幫他分析之後,選定了區域,用相當相當便宜的價格買了下來 以這幾年的增值幅度來看 雖說他又升官,但收入已買不起目前的房子了 去年十月股市崩跌 他問我是不是有什麼好標的,可買來放放 我知他性格保守,拖薦他買ETF0055 並要他分二成,三成,五成這種方式買入 他是買了,但卻在11月時停損出場 我父親逃難過 他不信股票,就只買房子和黃金 房子部份都在北縣市,這家人很早就知道 但黃金部份,是在他癱瘓時,要我去續約(保管箱),家裡人才知 不多,但也有六,七十兩,都是一小片一小片的金塊 裡頭還有很多政府的小額公債及一本集郵冊和二三十塊龍銀 受他影響,水滴理論很小就從他身上學到了............. |
之前新聞說有人租超級油輪來屯油
現在國際油價漲了一倍,這些人賺翻了 世界各國已經開始減持美國國債了 辛巴威亂印鈔票,那是自已國家倒楣 美元是國際貨幣,歐巴馬亂印鈔票大家一起倒楣 |
引用:
當過兵的人,可能知道 [假性需求]的道理. 吃飯時,有一兩個兵告訴旁邊的:[今天飯會不夠吃!]於是大家都多添了半碗飯,結果飯當然不夠.福利社的管理員告訴別人,衛生紙快缺貨了,要買要快.風聲一出,大家害怕,每個人多買一包,真的就把庫存買光,造成後來者沒得買. 物價很容易操控的.只要你手中的籌碼夠,又如果你的巿佔夠大,確實可以有一番[作為]. 平民百姓們,自求多福吧!這年頭走路不要東張西望,早晚三柱香,求保佑吧!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20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