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設備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9)
- - SONY 放棄 FED 顯示技術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45688)
|
---|
SONY 放棄 FED 顯示技術
ref:
http://news.mydrivers.com/1/130/130954.htm 索尼放弃FED电视技术开发 由索尼和TCI投资公司合资组建的FED技术研发企业FE-Tech公司日前宣布,公司已经放弃将FED技术产业化的努力,开始着手清算公司资产准备停止运作。FE-Tech公司表示,由于难以筹措到足够的资金购买工厂和制造设备,无法实现FED电视量产的目标,因此不得不放弃公司发展。不过为了避免FED 技术至此消亡,公司希望找到下家转让FED技术。 FED全名Field Emission Display场发射显示,技术本身已经有了数十年的研发历史。索尼的FED技术使用碳纳米管阵列发射电子,激发荧光粉显像,其原理实际上相当于把数万个微型化的电子枪排列起来,分别对应每个像素点上的RGB三色实现显像,因此该技术又被称为平板化的CRT显像管显示。 FED拥有平板化、低功耗、高对比度、高亮度、高动态清晰度、广视角等诸多优势,曾被业界寄予厚望。索尼从1999年开始将FED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进行开发。不过到了2005年,公司决定把液晶和OLED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于2006年和TCI合资成立FE-Tech公司独立发展FED技术。该公司2007年曾展示过26寸FED电视样机,并在2008年收购先锋一家工厂准备在2009年底开始批量生产,但到了2008年11月,就已经决定放弃这一计划。 ==================================== AMOLED 才是 未來 嗎? |
之前的 新聞
ref:
http://news.mydrivers.com/1/81/81264.htm 又一显示新技术 索尼展示FED电视 近日,索尼和投资企业TCI合资的专门公司召开发布会,展示了最新的FED显示技术。CRT、LCD、PDP、DLP、LCoS、OLED、SED,这是我们目前知道的显示技术,而新的FED(Field Emission Display)场发射显示器则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 FED的原理实际上基于CRT,有着数十年的开发历史,可以看作是平板型的显像管显示,索尼的技术就是使用碳纳米管阵列来发射电子进行显示。展示中的显示器为19.2英寸,分辨率1280×960,亮度400cd/m2,对比度高大20000:1。据称索尼希望在2009年实现量产,达到最大30寸的FullHD支持。 相对于CRT,FED显示有着平板化,低功耗的优势;而相对LCD,FED游客实现高对比度、高亮度、光视角、无坏点问题,并且由于继承了CRT的部分原理,索尼的FED产品还可应用显像管时代久负盛名的许多特丽珑“Trinitron”技术。唯一的一点,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它也继承了CRT的闪烁特性。 目前还没有任何商品化的价格信息,但据称由于使用更少的元件,FED电视的成本比液晶要低。 |
非常可惜,FED的顯示特性比OLED還優秀
將來應該還是有機會翻身,只是現階段LCD的價格實在太低 再加上金融風暴的影響, 市場上目前對新技術的接受度實在不高 |
FED並非只有SONY一家在研發,所以還是有發展的機會。
|
引用:
另外比較有成果的大概就是Canon的SED了吧 不過看起來也是前途多舛,原本跟TOSHIBA的計畫也告吹了 我只能說目前市場的狀況對新技術實在不是很友善 |
引用:
這是我無法理解的 原來的CRT因為是單電子槍掃描, 所以會閃爍. 但是這如果相當於每個點有自己的電子槍的, 為何還會閃呢!? |
引用:
卡在驅動IC吧 |
引用:
閃爍並不是壞事,這可以避免視覺暫留造成的模糊 君不見LCD還有黑插入技術來模擬閃爍? |
SONY都把藍光撐起來了
權利金收都收到手軟 |
引用:
OLED有些特性已經可實際評測出來 FED?說真的我不知道好在哪 能像OLED全黑0殘光? PDP沿革這麼久才有所謂改良再改良的KURO、NeoPDP FED可直接克服此問題? 又FED解析度如何? OLED跟LCD相同,可輕易達成1080P,還能往上提升 厚度則保證OLED樂勝,視角、反應時間也沒得挑 拼色域?看看CRT受限螢光體,規格只有72%NTSC,FED有克服嗎?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41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