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效能極限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8)
- - [XF]2008年如何選購合適水冷系統序章篇-低價水冷評測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30309)
|
---|
[XF]2008年如何選購合適水冷系統序章篇-低價水冷評測
[size=4]隨著半導體製程的進步,CPU跟GPU的效能已有倍數的成長,當然所發出熱量也有一定比例的提升,如INTEL P4 的噴火龍、AMD K7的火鳥的熱情程度,
都讓當時的玩家們煞費苦心降低CPU溫度,方出現以水為媒介作為冷卻方式,俗稱水冷,水冷出現出現在個人電腦上,已約有10個年頭, 當時台灣市面亦曾有市售套裝水冷如黃金水冷等產品,國內玩家間水冷多以J大製作的產品為大宗,國外水冷廠商如DD、D-TEK等, 對台灣的玩家都是高價位的水冷產品(國際運費不便宜),所以當時國外的水冷產品就少有網友分享改裝文, 近年來K8還有CORE2的出現,出了加強效能表現外,並用半導體製程加入減少CPU的功耗的設計(如AMD的CnQ、INTEL的EIST等), 加上這幾年來熱導管產品大量面市,確實有效讓CPU的溫度控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讓有意玩水冷的玩家漸漸隱性化, 水冷已非為改善CPU、GPU運作溫度的唯一選項,而是可選擇方案中較為不容易安裝及使用的改裝方式,相較於熱導管, 風險跟改裝成本都偏高(謎之音,全套熱導管小朋友出走速度也是很恐怖的),日前有網友分享499低價水冷, 小弟基於對水冷的愛好也入手數套,就整組水冷產品的的架構而言,水冷PUMP的價值較高,使用12V供電,推力也還OK, 不過近日去看已經售訖,應該都是被識貨的玩家們搬光了吧,有感於水冷的分享文越來越少見,就小弟目前能想到評測方式針對手邊有的水冷產品, 進一步的分析比對,希望能對有意玩水冷的網友提供一些個人經驗,有助於各位在選購、使用或是改裝水冷機的參考。 以下是今天的主角及其他參賽選手的圖片, 499水冷套件 由一個CPU水冷頭、一個DP-600水冷PUMP、12CM散熱排及一個12CM風扇所組成,使用的水冷管路是2分的矽膠管。 水冷頭特寫1 水冷頭特寫2 水冷頭特寫3 由上面3張圖可以看出,水冷頭底座採用鍍鎳設計避免氧化,內部以銅柱導熱,使用塑膠上蓋導流據以散熱。 PUMP特寫1 PUMP特寫2 是台灣京威所生產的PUMP,主要規格,使用電壓 12V DC、功耗6W、負載電流0.5A、流量500L/hr、揚程2M、尺寸46 x 61 x 60mm及G1/4牙規。 網拍售價請自己查詢。 散熱排 為不可更換出入水接頭之2分管單排12CM鋁散熱排、可安裝8、9及12CM風扇。 配角1組合照 水冷頭為ALPHACOOL HIGHFLOW版本,相關評測圖片請參考Alphacool Nexxxos XP Highflow CPU水冷頭介紹 配角2與老大哥ALPHACOOL一般版合照 參與本次評測為ALPHACOOL北橋水冷頭加上自製的扣具(狗啃的痕跡請忽略 :ase )。 相關圖片請參考YCJ大,Aqua VS Alphacool - chipset 解剖圖 |
測試環境
CPU:INTEL Q9450 OC425*8 RAM:宇瞻 DDR2 800 2G*2 MB:ASUS 偽RAMPAGE FORMULA VGA:ATI 4870 HD:HITACHI 7K80 POWER:保銳 525W CPU&MB COOLING:WATER COOLING 499水冷組合上機圖1 499水冷組合上機圖2 ALPHACOOL HIGHFLOW水冷組合上機圖1 ALPHACOOL HIGHFLOW水冷組合上機圖2 ALPHACOOL NB水冷頭水冷組合上機圖1 ALPHACOOL NB水冷頭水冷組合上機圖2 |
使用OCCT3.0版進行燒機紀錄並使用HWMONITOR進行監測
499水冷組合 OCCT監測圖 CPU1溫度 ![]() CPU2溫度 ![]() CPU3溫度 ![]() CPU4溫度 ![]() GPU溫度 ![]() CPU電壓 ![]() 499水冷組合CPU待機溫度最低38℃,最高42℃,燒機最低57℃,最高71℃。 ALPHACOOL HIGHFLOW水冷組合 OCCT監測圖 CPU1溫度 ![]() CPU2溫度 ![]() CPU3溫度 ![]() CPU4溫度 ![]() GPU溫度 ![]() CPU電壓 ![]() 499水冷組合CPU待機溫度最低36℃,最高40℃,燒機最低48℃,最高58℃。 ALPHACOOL NB水冷頭組合 OCCT監測圖 CPU1溫度 ![]() CPU2溫度 ![]() CPU3溫度 ![]() CPU4溫度 ![]() GPU溫度 ![]() CPU電壓 ![]() 499水冷組合CPU待機溫度最低36℃,最高40℃,燒機最低48℃,最高59℃。 比較圖表 小結:低價水冷由測試結果可以發現,在裸測狀況下已經壓不住CPU的溫度,何況要裝機使用, 但是由對照2組的測試發現,更換水冷頭之後卻有相當不錯的表現,均能將溫度壓制在60℃以內, 相信只要能有效規劃機殼對流,這樣的配置仍能讓CPU溫度作有效的控制,但是將對照2組的表現再次對照, 可以發現ALPHACOOL水冷組合前5分CPU溫度上升趨勢較為緩慢,接近10分鐘之後才升至最高溫, NB組合則是5分鐘內上升至最高溫,推估是水冷排已經無法散發熱量,導至CPU水冷頭溫度壓不住。 可見水冷頭的選用與散熱排的搭配是相當重要的,另外PUMP如果太虛弱也會影響水冷系統的表現, 相關測試會在日後的測試文章慢慢分享,感謝賞文。 |
感謝精彩的測試
小弟也覺得裸測就這麼高溫了那裝機還得了:ase 雖然便宜,但小弟的標準來說可能會寧願選同價位空冷吧:p |
大大詳細的測試真是辛苦
這套水冷頭中間的柱子據說是很粗的熱管 這種做法的效果已經被過去測試過的玩家否決了 (光看燒機溫度就可以證明,比某些熱管產品還差) 若不看水冷頭已499買到風扇熱排和泵 還算是很超值啦... 樓主若想分享更多水冷測試報告的話,能否提供更詳細 的測試數據,比如環境溫度,水流量,水冷頭的出入口水溫等 讓更多鄉民們可以進一步暸解水冷系統的長處 |
水冷的原理是將熱由水導到散熱鰭上,也是要借由風扇散熱,所以水的流量,導熱片,及散熱麒的面積與風扇的強弱都是重點,看這款的散熱麒不大,風扇只有一個,應改與空冷效能差不多或甚至更差吧.我猜.
|
引用:
在之後的測試比較會補上這些可供參考的數據跟項目, :ase 您是巷子裡的喔!! :agree: |
引用:
散熱排確實是影響水冷系統的效能的關鍵之一, 之後的測試會有不同水冷元件間的比對測試, 給需要的網友們做參考!! :ase |
預計測試比較分享的元件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51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