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請大家對於電腦升級給點意見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28996)
|
---|
請大家對於電腦升級給點意見
情況是... 4~5年前 Pentium 4 2.8c 剛出時,把之前的 Pentium 3 1.1Ghz 換掉。但是很顯然的是我的買運很差,之前 P3 買完後就換 P4,以前主機板連用都不能用。結果 P4 買完後更糟糕,不僅一個月後出 PCI-e,連 CPU 都改成 775... 所以這台遊戲機只能努力撐,從 Ti4200 到 X2600 Pro 後決定是該換電腦的時間了。
好,我今年七月已經買了 Apple MacBook Pro,以 T8300 + 8600M GT 跑遊戲並不算慢,但是每次跑遊戲都要重新開機 + 手提電腦每次都非常的高熱,讓我多少有想換桌機的念頭。 在我手頭上的錢大概是 CAD$800。我看了很多後大概是想 E8500($239) + Gigabyte EP45-DS3L($112) + OCZ 4GB PC2-6400 Reaper HPC C4 ($89) + SAPPHIRE 100245L Radeon HD 4850 ($210) + 13%稅差不多等於 $734.50。其他的 IDE 硬碟、PSU(550W)、機殼等等看起來都是可以慢慢等有錢後再說的東西... 問題是... i7 的出現打亂了這個如意算盤。經過了兩次運氣很背的電腦購買後,我想規格至少四年之內不要掰掰的... 問題是加起來後 920 ($369) + Gigabyte X58($369) + 4850 ($210) + OCZ 3GB PC3-10666 ($175) + 13% 稅後差不多 $1268.99。 如果四年之內的升級至少可以避免掉主機板和 RAM 的話,不知道這 $500 加幣的差價是否划算呢? 如果對我而言只是看動作片 + BT + 遊戲跑 1920x1200 的話,那是不是其實用 E5200 超頻就可以呢?我之前看到 Toms Hardware 上有用 E5200 超頻跑很多東西,速度都比 8500 不超頻還快,讓我感覺有點心動... 至少買 E5200 的話就可以把錢放在機殼 + 好一點的 CPU 風扇了... 大家覺得呢? |
我覺得電腦很難撐四年,不如降低預算撐兩年。
i7主流級的CPU+MB要2009Q3才會出現,現在要買最好買C2D+P45(有便宜的P35更好),然後撐到2010Q1再作更新。 |
你那邊沒便宜一點的記憶體可以買嗎? 89加幣好貴
要買E8500 不如買E8400就好了 不要買E5200 兩者還是有差 特別是對想要用4年和跑遊戲的人 不要多花500加幣換i7 不值得 等你覺得不夠用了 賣掉的錢+500加幣 都還可以讓你再換一次電腦 硬碟不要買ide的 隨便sata2都好過ide 硬碟快慢用起來感覺可是差很多的 |
E8400 跟 E8500 差 $15 加幣而已說... (400 台幣)
還是 8400 本質比 8500 好呢? |
引用:
為了打遊戲買電腦的話, 撐四年是很撐的, 通常兩年就需要換了... 而且其實就算 cpu 的接腳一樣, 兩年後要換, 多半還是會必須 cpu 跟主機板都換, 因為現在的主機板公司也沒辦法預測兩年後會出些什麼 cpu. 就像兩年前可以裝 P D 的 775 接腳的主機板, 現在拿來裝現在的 core 2 多半也是不行的情況是一樣的. 引用:
買你現在夠用的硬體就夠了, 花更多的錢買你現階段不需要的硬體只是看著他快速的隨時間貶值而已. 現在 memory 這麼便宜, 應該不需要花到 $89, 買 4G DDR2 6400, 感恩節的時候還有 $15 美金(未稅) 的價格, newegg 現在應該還有大概 $30 的 4G, 看看聖誕節的時候是否還會有特惠吧. |
硬碟不要再用 IDE 了
近期主機板上都只留一組 intel 還很阿莎力的早就把 IDE 拿掉 現在就連 I7 的主機板上都開始把第三方IDE控制晶片拿掉, 完全忽略 電腦改朝換代是很正常的 你有需要換機就是換機 不要去比什麼後來怎樣 一定比不完 就好像一樣賣兩千元 賣兩千的8400GS就能比以前同樣賣兩千的MX200強 如果去比較效能, 8400GS 的遊戲效能還贏過當時一張好幾千的 5900 8800GTS 剛出來時一張約新台幣一萬 隔不到一年半的光陰它現在只剩下三千元不到 比得完嘛... :jolin: 用幾年與其去比較效能跟價錢 不如求安穩無病痛的使用 如果你不想花太多錢或者根本沒多少預算能花在電腦上 在持有的預算當中選最經濟的方案才好. AMD 系統的進入門檻低, 可以考慮 至於說超頻 E8400 跟 E8500 只差在核心頻率及良率問題 不過 E8400 的良率也很高, 隨便動手超一下都能追上 E8500 或直接超越 但問題是, 你真的有需要使用到 E8K 系的CPU嗎 E5200 超一下也是可以頂 但是先天上跟 E8K 比較就是少了那麼一點東西 : SSE4.1 , 硬體的 VT 可是如果沒用虛擬機器, 沒經常轉影片等檔案 只是玩遊戲, E5200 也應該夠用了 至於 4850 ... 它也是滿吃電的 買個足瓦的好 PSU 有其必要性. :unbelief: 但我不認為追太高的顯卡有好處 處在高價位的顯卡往往一到下一代顯卡出場就是價格對半再對半 是我, 我會選跳水的上代高階卡頂一陣子 反正 3D 遊戲要開特效還是得看顯卡能力 留空間給顯卡慢慢汰換也不錯. 說真的, 三年五年後電腦零組件會有怎樣的演化誰都不知道 就好像你說的買了 478 之後 775 跑出來 等你想買 775 了現在 1366 又跑出來 問題是, 為了用四年, 攻頂? 花一大筆錢攻頂, 四年之後還不是一樣要換? :stupefy: 坦白講 INTEL 就算目前主機板清一色都是 775 腳位 但也是有分 CPU 的 915 的板子就不能吃 C2D, 連 PD 都吞不下. 975 的板子幾乎都上不了 1333 的 CPU G31 的板子開始遺忘速度緩慢的 Celeron 533FSB 以及古早的 P4 :fear: 一樣都是 775 , 但仍然存在分界線. 即使是 478 也一樣 :stupefy: 就連 AMD 的 AM3 支援性, 也不是每張 AM2+ 跟 AM2 都可上 :cry: 所以說? :jolin: 有需要買電腦就買下去了 其他考慮都是多說無益. :flash: |
看了幾款我想要玩的遊戲,突然想配 GTX260...
如果我改用 E5200 或 E7300 配 GTX260 會很怪嗎? :ase |
引用:
比起你說的 CPU 如果你拿低於 400W 的 PSU 配你的 GTX260 還比較怪 :unbelief: GTX260 也許快進入跳水階段了 之前麗臺有在某通路上拋一張不到六千的價碼 現在也降到一萬元以內 以目前兩家都還按兵不動的狀況來看 如果你馬上就要組機了 短期內買 GTX260 或 4870 / 4850 也是可行 不然顯卡的部份就再稍微觀望一下也不錯 |
引用:
我 PSU 是 550W 的... 應該還 ok 吧? |
引用:
不怪 以同架構的C2D來說, 不同系列的家族只差在L2快取和二年內幾乎可以忽視的多媒體指令集 雖說快取比較小,對遊戲有負面的影響, 只要CPU頻率相同,L2快取的影響約在5~10%以內 但省下CPU部份預算添在顯卡上,增加的就不止5~10%了 顯卡拿捏得好,遊戲效能可以翻倍 但先決條件是CPU的頻率要自己想辦法提高到3G~3.2G以上 才較能發揮GTX260的效能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37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