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分享]利民新顯示卡散熱器 T-Rad2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16119)
|
---|
[分享]利民新顯示卡散熱器 T-Rad2
忍不住去入手了...$1650 不便宜
不過質感相當不錯,在此開箱分享 利民一貫的紙製外盒 外盒標示了內容物:T-Rad2 貼紙跟說明書,下面是保護完善的散熱器本體 本體現身 配件,散熱膏跟一大包散熱片、零件 豐富的配件:10片記憶體散熱片、2片供電區散熱片、2片低矮的記憶體散熱片 還有各種安裝用螺絲 散熱器本體,旁邊是15公分的尺,可以看的出來是身形修長的大傢伙 熱導管彎折處,處理的不錯,排列整齊 密密麻麻的鰭片 底座,有貼貼紙,可以看出來有6根熱導管,效能應該相當強悍 散熱器另一端,熱導管收尾也相當不錯,做工精緻 厚度,大約2公分,不過將螺絲跟墊片安裝上去之後,厚度來到2.4公分,跟官方規格一樣 |
今日主角,還是老面孔的ASUS 9600GT
記憶體散熱片已貼上,因為記憶體配置的關係,左上兩個記憶體得用低矮的散熱片 供電模組也用記憶體的散熱片,因為另外附的長形散熱片,不太合96GT的供電模組 安裝方式相當簡單,先在本體上鎖上螺絲跟黑色軟墊片 穿過顯示卡 再鎖上白色墊片跟螺帽 *要特別注意的是...因為螺帽可以一直鎖緊,所以不要鎖過頭造成板子彎曲!!* 螺帽凸出板子背面的高度真的不少,要跑交火或SLI的要注意兩張卡的距離 裝在顯示卡上的樣子 尾巴稍微凸出一點點 跟6pin插頭也靠滿近的,不過不影響插頭插上就是 但是插頭要拔下來時會比較費力 T-rad2可以安裝雙9公分或12公分風扇 因為手邊沒9公分風扇,只能上12公分風扇 用利民慣用的鋼絲扣具扣住12公分風扇 像這樣扣住 其實T-rad也可以硬上雙12公分風扇 不過我手邊目前也只有1顆12公分風扇,只能簡單示範一下 鎖住風扇的右下角 再鎖住另一個風扇的左下角,就完成雙12公分風扇了 因為12公分附的鋼絲扣具太難用了,還是用螺絲將12公分風扇鎖上 上機 額外佔用兩個槽 本體雖然很薄,但是風扇太厚,所以還是要額外佔兩個槽 |
測試用顯示卡
ASUS 9600GT OC 720/1800 室溫 26度 冷氣房 對照組 S1+專用風扇Turbo module (雙8公分風扇,轉速1500左右) 待機 溫度32度 (原本是33、34度,跑完Furmark完後居然降回32度,抓的是32度的圖) ![]() 燒機10分鐘,溫度43度 ![]() 測試組 T-rad2+聯力12公分風扇*1 (轉速1000左右) 待機 溫度33度 ![]() 燒機11分鐘多 溫度46度 ![]() S1+雙8公分風扇 1500轉 待機 32 燒機 43 T-rad2+單12公分風扇 1000轉 待機33 燒機 46 結論 1.96GT實在不太熱情,跑不出T-rad2的實力的感覺,所以測試起來跟S1差不多 2.T-rad-2配單12公分風扇,轉速1000已經能將溫度壓制的不錯,多上一顆12公分風扇或用暴力扇效能應該更好 (但是我沒有其他風扇了XD抱歉啊) 3.如果要T-rad佔的插槽更少,可以考慮用1.5公分厚的8公分風扇,或是更薄的1公分厚風扇 優點 1.做工精緻,配件豐富 2.安裝簡單,但還是要注意螺絲別鎖太緊造成板彎 3.佔的空間少,不會凸出顯示卡太多(S1跟瘦排骨都會凸出一截) 4.風扇可自由搭配,雙9公分、單12公分、雙12公分都可以上,不用改裝 缺點 1.價格高,若不是太熱情的顯示卡,用較便宜的S1+turbo module 或自行改風扇即可 2.風扇安裝說明可以再詳盡一點,說明書只有薄薄一張 |
看來真的頗不錯的
搭配低轉12cm風扇就能有不錯的效能:D |
正巧,剛入手友站鄧兄的 4870 1G 版,
想替它找個散熱說,看樣子,T-Rad2 應該是目前最吸引敝人的傢伙!:) |
聽說會有支援GTX200 Series的~
到時候再來看效能實測:cool: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04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