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問題] 極低價雙核CPU+MB+顯示,如何選擇?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07034)
|
---|
[問題] 極低價雙核CPU+MB+顯示,如何選擇?
以下是我為家中老的小型、準系統型電腦,更新配備時的考量:
---- 整機耗電越低越好,Power不換的話只有200W,空間小、散熱不佳所以希望熱度別太高; MB尺寸是MicroATX,需有DVI,沒有HDMI沒關係 效能勝過現在的P4 3.0CG+Ti4200/R9550即可,CPU想嘗試雙核心,幾乎不考慮超頻 預算「極少」,價位越低越好,堪用即可 ---- 我收集資料、比價之後,決定採用AMD平台, CPU使用入門的雙核心、又以低耗電為訴求的Athlon X2 4050e(等同BE2350) NT.1650 用MB的內建顯示,不另插顯示卡,因為我查詢後發現,現在的整合式顯示晶片像是780G,效能已小幅超越大致還夠用的Ti4200/R9550 (使用者玩遊戲和看高解析度的影片,都算輕度) 但是780G中,較低價的MSI K9A2GM-FIH NT.2500 Gigabyte MA78GM-S2H NT.2550我都還認為偏貴, 所以我找了低階一點的780V,只找到一片MSI K9A2VM-FD價位是NT.2300,不知道是否還有其他780V主機板 價差不滿意,所以再找了GF8200(MCP78S)的主機板,選擇也非常少, 只有MSI K9N2GM-FD NT.2150,效能應該較差(有點擔心播高解析度影片),但是和780G主機板差了NT.400,價位稍微值得考慮了。 ---- 找完了以上資料以後,我忽然想到,如果改用INTEL平台,會不會也能達成類似目標呢? 這也是我想向網友請教的,因為我一直以來對INTEL的關注很不足。 首先,INTEL哪顆CPU效能接近Athlon X2 4050e,價位也進量不超過NT.2000的? 我查了低價的MicroATX主機板,有946GZ 945GC G31 G33等,內建顯示都不足,所以我打算另外接低階PCI-E顯示卡NT.1000。 那麼,此時主機板我有哪些可以選呢? 我查詢945GC耗電22.2W、G31耗電15.5W、G33耗電14.5W;由於G33較貴,因此G31可能最適合。 但是需求的主機板還有一個條件:PCI-E不能是標準板上的第一個介面卡插槽位置,要是第二個以後。 ---- 整理本篇問題: 1.若選ATI平台,780V和GF8200(MCP78S)的產品好少,台灣沒其他貨可買了嗎?比起780G,何者適合我? 2.若改選INTEL平台,要選哪顆CPU可勝過P4 3.0CG、接近4050e? 3.若改選INTEL平台,要找946GZ/945GC/G31何者?有推薦的主機板嗎? (我大致知道選INTEL平台應該會稍貴,所以不排斥主機板用大廠的二手貨,文中也都未考慮一向較貴的華碩) ---- 以上,希望能得到各位網友的建誒,非常謝謝! |
看來你要換電腦是為了 ?
是要看高清晰電影 ? 還是其他功能 ? 不然現在的電腦 3.0CG ATI 9550 好像也夠了 3.0CG ? 是北木核心嗎 ? northwood ? 很強了說 話說我妹的濫電腦 478pin 賽揚2.8cg 也是北木核心 (跑cpumark 大約才100上下 :stupefy: ) 顯卡5600ultra 玩完美世界 也玩的爽爽的 :laugh: 而我e6300 降電壓到 1.008v(cpuz看的) 跑一下也有260分 |
1. GF8200並沒有想像中的差 但考慮到未來的支援性和相容性 還是建議選擇同一廠牌的RV780系列
2.最低階的Core 2系列處理器確定有超過P4 3.0G/接近或超過飛龍4050e 若預算真的不足 賽揚E1200超頻後也可以達到類似效能 3.945系列在擴充性以及升級性上都不好 除非很篤定不會換升級 否則建議不要考慮 G31/P31系列 升級性尚可 但擴充性比945系列還差 也不是非常建議 如果確定有打算購買低階顯示卡 盡量還是選擇二手P35以上平台 要提醒你的是 不論是G31/GF8200/甚至780G 都不要期望他們可以超越9550/TI4200的效能多少 除非你只玩3年以前的遊戲 |
另外關於影片硬解
只要確定撥放軟體跟影片採用的編碼有相容UVD就不用擔心晶片組以及CPU的問題 NV的PUREVIDEO也是同理 只是效率較差 INTEL則要最近的IGP平台才有打算加入類似技術 如果想要低成本看普通HD 建議現階段還是選擇RV780系列 缺點是對影片相容性較低 若打算看影片要來者不拒 則建議用INTEL平台搭上一定效能的雙核處理器軟解 缺點是較不符合成本效益/吃電 ---------------- 順便更正上篇發言 "飛龍"4050e 為筆誤 請在心中自動更正 |
根據在下經驗,配給家中老的電腦,真的只要堪用就好,多花錢買的效能通常都是浪費掉,
因此建議完全以省錢、省電做考量 此討論串可參考: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00381 不管你最後選什麼平台,建議都要用RMClock這個軟體降壓,可達最佳省電效果, 以我用的X2 4000+為例,可以降到 1.0GHz, 0.825V (預設1.1V) 2.1GHz, 1.025V (預設1.3V) 比原本Cool'n'Quiet的設定電壓低不少。 |
引用:
是我的話我可能會用這一張 http://taiwan.msi.com.tw/index.php?...o=1&cat2_no=170 MSI 945GCM478 DDR記憶體、顯卡賣掉換一換 再加上P4 3.0CG照樣可以撐 還蠻划算的就是了 雖然我自己也有P4 2.4CG 我也想買一張來玩玩看就是了 |
引用:
45nm的cpu,目前最便宜的而且買的到的是C2D E7200 搭張可調壓的G31主板,會比AMD 4050e還省電 是再好不過了 |
780V不支援硬解(UVD),所以要看HD的話得靠CPU硬幹,這點要好好考慮一下:ase....BTW,樓主既然都已經說是"極低價"了,I社平台大概也不用想太多了----I社符合您極低價定義的E1xxx+G31合板CPU恐怕佔不到啥便宜(前面有網友提的E7200符合"極低價"的定義嗎:flash: ),onboard VGA又不太理想(不論是3D或HD皆然:ase),如果因此外接VGA又離"極低價"越來越遠了(除非還買得到之前看過的NT$16xx的I社946GC合板外加NT$9xx的HD2400,如此單價才算接近780G的M/B),so:ase:ase....
|
要就直接考慮AMD的組合了吧,如果前提"真的"是低溫省電省錢
以我之前用的X2 3600+跟690G平台(都未超未降壓)來說,平均耗電50W(直接用變電家看) 其他的配備都一樣下,主機版換成E2180跟945GC,光待機就51W,隨便跑個東西就70W 然後690G的散熱片小小的沒問題,945GC換高檔的北橋散熱器還是很熱 雖然780G會比690G來的耗電一點,問題是4050e"可能"會比3600+來的省一點,當作打平 再以價錢來看,AMD 4050e 1650 + MA78GM-S2H NT.2550 = 4200 E1200 約1400 + 945GC 約1700 + 2400pro 1000 = 4100 4050e跟E1200到底哪個強我沒有數據,不過我猜應該是4050e會比較強 除了用外接顯卡可能會比較強一點外,耗電效能都不如只省一百塊,真的有比較省嗎 :confused: |
http://goods.ruten.com.tw/item/show?11080714180709
http://www.gigabyte.tw/Products/Mot...?ProductID=2806 技嘉 EG31M-S2 (G31+1CH7) 1,920元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37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