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影片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7)
- - 2.35:1跟WIDESCREEN是不是一樣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47619)
|
---|
2.35:1跟WIDESCREEN是不是一樣
之前都是看VCD現在換看DVD..覺得dvd比較有收藏價值
但是剛剛看了有人說4:3的畫面少很多東西 而且台灣的片後面幾乎都是標2.35:1比較多...請問這就是寬螢幕嗎..還是另一種規格呢.... |
寬螢幕可以分16:9跟2.35:1,都是寬螢幕的規格,2.35:1好像是最原始的電影版本,
16:9有切掉邊邊....... |
Re: 2.35:1跟WIDESCREEN是不是一樣
引用:
寬螢幕指的是影像長寬比例在1.33:1以上者, 通常1.85:1以上者(大多為2.35:1)稱為超寬螢幕. 其實現今的電影確實絕大部分是1.33:1以上,即寬螢幕 ,但未必就一定是2.35:1. 最後,"16:9"其實是寬螢幕的習慣稱法,所以2.35:1說是 16:9基本上也沒錯!當然囉,widescreen的稱呼可能更好. :) |
Re: Re: 2.35:1跟WIDESCREEN是不是一樣
引用:
其實我並不贊成這種說法,4:3 與 16:9 是 MPEG 的格式,1.33:1, 1.78:1, 1.85:1, 2.35:1 等都是影片的呈像比例 (aspect ratio),兩者不應混為一談。 所謂的 anamorphic widescreen,就是一部寬螢幕的影片以 16:9 的 MPEG2 格式錄製的結果,所以此時 16:9 不應泛指寬螢幕。 2.35:1 的影片可以 Fit 進 16:9 ,也可以進 4:3,但顯然 16:9 造成的空白會較少。水平解析度不用說,都是 720 點,但假如 16:9 的垂直解析度有 360 條的話,4:3 的只有 270 條,足足少了 1/4,直逼 VCD 的垂直解析度。 不過好像沒聽說 1.33:1 的影片以 16:9 錄製,若有,一定是大新聞。 MPEG1 也可以 anampophic,只要在壓製時格式選擇 16:9 NTSC/PAL,你就得到類似 DVD 的 squeeze 畫面。但是 VCD 嚴格規定 4:3,所以用 Player 看是上下拉長的畫面,但如果你用 Media Player 看,得到的就又是正常的比例。 |
Re: Re: Re: 2.35:1跟WIDESCREEN是不是一樣
引用:
well,別忘了....我說的是"習慣說法"......我也認為不正確. :) |
哇靠..本來只是想知道哪一種規格可以看到最豐富的內容
想不到這裡面還有這麼大的學問呀......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41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