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DVD 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5)
- - 常看DVD的各位,24fps的畫面夠嗎?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475721)
|
---|
常看DVD的各位,24fps的畫面夠嗎?
最近借了滿多DVD回來看,看久了開始覺得影片的張數總是不夠,在動作比較快的時候,動態的地方總是覺得模模糊糊的,跟靜態的時候感覺差很多。我想是每張的畫數不夠;就像是有些場景是水平緩緩的拉動,總是覺得是抖抖抖的在前進,像是�**穭痐k比較前面的一段拉動畫面,試過好幾個不同的軟體、硬體都是一樣斗抖的,硬體解壓卡、市售的播放機、一般的顯示卡也都是如此。fps有比較高的影片嗎?
|
動態的地方糊糊的是正常的,那是壓縮位元率限制的關係。
MPEG2 最高位元率只到 9.8 Mbit/sec, 大約每秒 1.2MB。 而如果不壓縮的情況下 720 x 480 24FPS 的畫面每秒大約需要 23.7MB, 因此要把 23.7MB 的東西限制在 1.2MB 裡面,對於動態等比較難壓縮的地方,勢必會破壞更多的畫質,所以動態的地方才會糊糊的. 至於水平移動感覺抖抖的,不是很清楚你的狀況,但我看過一些 29.97fps 的片有時也會有抖抖的問題,我想這不是 fps 少的原因,可能是壓縮的問題。 |
套用 Shade 大大的話:
DNM 的功能是把 24fps 的 progressive 訊源例如電影,時間軸內插,補出新的畫面,增加畫面張數到螢幕的更新率。例如螢幕更新率 60Hz,原本影片 24fps,就要內插 2.5 倍,24->60,從原本 24 張畫面變成 60 張畫面,缺少的部分,用動作搜尋估計內插的方式補出來,補出原本畫面與畫面間的動作,看起來動作會更流暢。 啟動條件,只有當訊源是 progressive 的時候有效,interlaced 的訊源 DNM 無作用。 這個判斷是根據 MPEG-2 bitstream 中的一個旗標叫做 progressive_frame 來啟動的,然而,即使原本訊源是電影 FILM,24fps,壓縮的時候如果沒有做 IVTC,仍然以 30fps interlaced 壓縮,例如台版許多天王片,則這個功能是都不會啟動的。 這個功能要啟動,必須是 24fps/progressive 的訊源才有作用。 有一種情況例外,大部分 30fps progressive 的訊源,例如有一些動畫是 30fps 作畫,張張無交錯,遇到這種訊源,絕大部分的硬體 Encoder 還是以 interlaced 壓縮,所以明明畫面是 progressive,DNM 還是不會啟動。 遇到這種情況要強制啟動,有個方法,把 WinDVD 的消除鋸齒模式設為「強制Weave」,這樣會強迫 WinDVD 以 Progressive 模式運作,便可以強迫開啟 DNM。 但是 DNM 用在動畫上,由於動畫前後畫面無關連的特性,內插補張數的效果通常很差,沒有什麼作用。 重申一次,對交錯訊源使用 DNM 是沒有意義的。 DNM 的缺點: 1. 畫面縮小 2. 畫面變糊 3. 畫面瑕疵 不知道這個是否是您要求的. |
一般商業電影軟片一秒24fps
美國.日本.台灣電視制式NTSC交錯掃瞄一秒30fps,巡序掃瞄一秒60fps 不知您有否看過真正的放映用膠卷,動態的地方確實也是模糊的!! 以DVD之影片畫質能表現得如此理想,也拜24fps之賜;試想,同樣一片DVD容量,是除24所分到的位元率多?還是60多? 也就是為什麼用電子攝影機所拍的演唱會以及市售DVD錄影機所壓的畫質(60)比不上影片(24)之原因 如一味提高禎數那可能會是您始料未及的結果.....不只動態的地方模糊,連靜態也會模模糊糊的 |
電影 DVD 之所以製作成 24fps
就是因為電影膠捲的速率就是 24fps 水平移動確實很容易察覺低 fps 所造成的不順暢感 但電影拍攝的 fps 不可能說變就變 而且高 fps 代表膠捲的消耗更驚人...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55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