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NVIDIA 28nm開普勒成功流片 可能明年初發佈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34458)
|
---|
NVIDIA 28nm開普勒成功流片 可能明年初發佈
消息來源
多個消息來源確認,代號「開普勒」(Kepler)的NVIDIA下一代GPU晶片已經成功流片,台積電28nm工藝再次立功。 首次採用新工藝且變化巨大的高階GPU晶片往往會在初期面臨很多困難,不過據說NVIDIA的開普勒情況良好,沒有遇到任何重大問題。當然了,需要做的工作肯定還是非常多的,比如說控制漏電率、完善性能、修復bug等等。 樂觀的預計是基於開普勒的下代顯卡能趕在今年第四季發佈並上市,不過多個消息來源都認為這種可能性非常低,因為台積電還需要更多時間讓28nm工藝進一步成熟起來,開普勒最早也要明年初問世。目前的GPU都已經在40nm工藝上碰到了「性能牆」,基本失去了繼續提升的空間,新工藝勢在必行。 相比之下,AMD方面倒是屢次強調說同樣使用台積電28nm工藝的下代南方群島會在今年底如期推出。儘管如此,NVIDIA這一次的步伐也是相當快的,畢竟以往在新工藝過渡方面都要落後對手一個時代。 |
只能說台積電真不是蓋的 NV和AMD都要靠台積電才能過渡到28NM
以後應該也是一樣 只是可憐的工程師要一直持續爆肝:cry: |
但目前台G店28nm的產能應該少的可憐吧...
除了NV和AMD外,連Apple A6也打算讓台G店28nm代工 到時應該會產能不足 |
引用:
對不起,小弟有點疑問想請專家指教。所謂28NM製程是台積電的功勞?那麼台積電能生產28NM的技術與設備,究竟是台積電獨家研發的?還是有更厲害的上端供應者在提供這些設備與技術? |
引用:
我覺得單以他說的那句並沒有問題 設備廠本身通常不作代工業務,因此以nv/ati等ic設計公司來說它必須依賴市場上有能力進行先進製程生產的晶圓代工廠才能生產先進製程產品,而不是不茲生產的設備廠 這也是台積電最早開創的專業第三方晶圓代工模式(其實除了原始藍圖設計外,中後段幾乎等於全包了) 至於製程研發則是設備廠與晶圓代工廠共同分擔開發相關,這點有不少產業新聞都會提到 |
引用:
台積電上游的設備提供商 現在都跟台積電合作研發新設備了 引用:
這些超高單價的設備不是說這個月訂、下個月就有的 2007年8月接單 預計2008年12月前出貨 而且那時一台ArF浸潤式顯影機售價為40億~50億日圓 上下游合作好處多多 台積電可以開發更符合自己需求的設備 自己算是半個設備商 製程有問題或許也可在廠內自行解決 上游的ASML找到人分擔研發成本 有了台積電這個大客戶 尋找客戶的壓力也比較小吧 以上只是我這個外行人的猜想啦 |
機台只是個設備,不是台基電做的
有機台不代表就能做出來東西 就像有好球拍不一定能把球打好一樣... 問到底誰厲害? 每個環節都很厲害啊 缺一不可.... |
NVIDIA的GPU進入28奈米 大概中階GPU SP數頂多256或384也可能有512 高階有可能只有1024或高一點吧.... 猜的啦...
|
引用:
最不可缺的就是年輕又新鮮的肝啊∼! |
引用:
簡單的說明一下 台積電提出設備spec要求,設備商去做 做出來的東西頂多設備商了解大致方式 但關鍵的製程詳細spec,良率改善..需要大量爆肝工程師 (又或者做設備商比台積電做代工更賺 他們不想開代工廠 XD) 總之credit 給台積電 沒有太大問題 (如果製程真的出來 良率還不錯的話) 畢竟半導體換製程在某種意義上幾乎等於砍掉重練的程度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12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